有什麼比地球日更適合回顧和審視我們地球的日子呢?地球日於 1970 年在美國發起,旨在提高人們對地球環境狀況的認識,現在已在 190 多個國家慶祝,並促使美國製定了旨在保護環境的立法。但一個全球趨勢持續改變著世界——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這導致了不斷上升的全球平均氣溫。
人們很容易沉迷於個別記錄,或者想知道氣候變化對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但要真正理解氣候變化,趨勢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四個趨勢,清楚地表明瞭我們的地球正在如何變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數字:400 ppm 趨勢:當前二氧化碳水平,高於工業化前水平 280 ppm
儘管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氣層中佔比不高,但其吸熱能力有助於防止地球變得像火星一樣寒冷貧瘠。但凡事過猶不及:自 19 世紀工業革命開始以來,由於人類活動(如燃燒煤炭發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在穩步上升,過量的二氧化碳捕獲了更多的熱量並提高了全球氣溫。這是驅動與全球變暖相關的所有其他趨勢的趨勢。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從工業化前時代的約 280 ppm 上升到今天的 400 ppm,已經明顯提高了地球的溫度。雖然這仍然使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所佔比例相對較小,但它的壽命非常長,因此其加熱能力將持續數千年。
著名的基林曲線清楚地記錄了二氧化碳不可阻擋的上升趨勢——自 1958 年以來在夏威夷莫納羅亞火山頂上進行的每日測量,最初由科學家查爾斯·基林開始,現在由他的兒子拉爾夫繼續進行。二氧化碳水平每年上升約 2 ppm,並且在 2013 年 5 月首次達到 400 ppm 的里程碑。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二氧化碳水平如此之高。自那以後,每年達到 400 ppm 標誌的時間都提前了,專家預計二氧化碳水平將在未來一兩年內全年保持在 400 ppm 以上。基林曲線的上升及其驅動的升溫看起來不會在短期內結束。
數字:1.6°F 趨勢:自 1880 年以來全球氣溫上升
自 1880 年現代記錄儲存開始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已上升 1.6°F。這一趨勢是全球變暖的標誌之一,並且與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密切相關。
自 1970 年第一個地球日以來,變暖速度加快。自那時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每十年上升約 0.3°F。相比之下,到那時為止,每十年上升約 0.1°F。自 1970 年以來變暖加速與許多因素有關,特別是 1970 年代人類氣溶膠排放量的減少,這會冷卻地球。
科學家警告說,升溫應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3.6°F 以內——更常見的表示方式是其更為常用的攝氏度對應值 2°C——以避免氣候變化的嚴重後果。
數字:361 趨勢:連續數月氣溫高於正常水平
每個月,當談到全球平均氣溫時,故事自己書寫著:它高於正常水平。偶爾——並且近年來更頻繁地——它是創紀錄的。
雖然任何一個月都可能強化世界正在變暖的現實,但真正突出的是趨勢。根據國家氣候資料中心 (NCDC) 的資料,截至 3 月,全球已連續 361 個月氣溫高於正常水平。
你必須回到 1985 年 2 月才能找到上一個低於平均水平的月份。這意味著如果你不到 30 歲,你從未經歷過低於平均水平的月份。
“它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我們生活在一個變化的世界。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可能會改變的世界,我們生活在一個已經變化的世界,而且它將繼續變化,”執行NCDC 氣候監測部門的科學家 Deke Arndt 說。
數字:10 趨勢:有記錄以來最熱的 10 年都發生在 1998 年之後
如果你將這些每月溫度數字平均到一年,就會出現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有記錄以來最熱的 10 年都發生在 1998 年之後。更重要的是,最熱的 15 年中有 13 年發生在 2000 年之後,包括 2014 年的驚歎號,這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儘管它的統治可能只是短暫的,因為2015 年有望奪得桂冠)。僅憑偶然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約為 2700 萬分之一。
儘管出現了一連串創紀錄的高溫年份——以及上一個創紀錄的寒冷年份發生在 1911 年——但有些人將過去的 15 年稱為全球變暖停滯期,因為地表溫度的上升速度不如前幾十年那麼快。這更像是一種放緩,而不是全球變暖的消失。
“我們身處一個非常溫暖的區域。我們在一個我們從未放緩過的區域放緩了速度,”Arndt 說。
許多研究指出,自然氣候模式導致了這種放緩,但隨著這些模式的轉變,它可能會在未來 5-10 年內結束。而且,無論地表變暖趨勢如何,海洋一直在吸收溫室氣體排放物困在地球上的額外熱量的93%。因此,稱其為放緩有點用詞不當;它更像是全球變暖的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