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圖繪製任務升空

蓋亞任務的兩個望遠鏡旨在繪製十億顆恆星的星圖,並幫助解答關於銀河系起源的問題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蓋亞是歐洲繪製銀河系的任務,已從歐洲航天局位於法屬蓋亞那的基地成功發射。

它的兩個望遠鏡于格林威治標準時間9點12分在庫魯的發射臺由聯盟-弗雷加特火箭發射升空。該航天器現在將前往150萬公里外的目的地——拉格朗日點L2,這是一個引力穩定的點,位於地球繞太陽軌道之外。

任務控制人員確認蓋亞完成了發射和早期軌道的最關鍵部分,包括展開其10.5米寬的遮陽罩,該遮陽罩旨在為航天器提供太陽能並保護其敏感裝置免受陽光照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任務旨在繪製10億顆恆星的星圖,目的是幫助天文學家解答關於我們銀河系起源的基本問題,並揭示數以萬計以前未見的天體,例如小行星和黑洞(參見“歐洲的恆星力量”)。

它的兩個望遠鏡將每六小時旋轉一次,掃過相同的太空區域,並使用10億畫素的相機建立精確的恆星位置圖。當蓋亞在軌道上移動時,它還將利用視差效應來測量地球與1000萬顆恆星之間的距離,精度超過99%,從而建立一個三維地圖。

蓋亞計劃在三週內到達預定位置,並於2014年4月開始例行操作。該航天器將保持在該位置五年,收集資料,以便在2021年釋出在其星表目錄中。

自歐洲航天局的高精度視差收集衛星(依巴谷)以來,該任務是首次精確測量恆星位置的重大嘗試,依巴谷於1989年發射,執行至1993年。依巴谷測量了約118,000顆恆星的距離,但只有400顆恆星的精度達到蓋亞計劃的精度。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該文章於2013年12月19日首次發表

Elizabeth Gibney is a senior physics reporter for Nature magazine.

More by Elizabeth Gibney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