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發出叫聲的鳥類洩露了它們的巢穴大小

如何使用聲音計數島嶼上的海鳥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鳥類保護中最基本的實地研究技術之一是計數鳥類及其巢穴。清點郊區花園裡的鳴禽是一回事;發現海鳥則是另一回事。海鳥反映了其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它們常常在難以到達的區域築巢——楔入垂直的懸崖或位於受強烈海浪拍打的偏遠島嶼上。許多海鳥將卵產在超過一米深的洞穴中,以保護它們免受天氣影響。最重要的是,它們大多是夜行動物,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很難看到。

“有大量的鸌和海燕群落,我們完全不知道那裡有數百對,還是數千對,還是數萬對,”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的斯蒂芬·奧佩爾說。因此,奧佩爾和他的同事們想出了一種新的方法來監測種群數量,而無需親眼看到它們:他們傾聽聲音。

奧佩爾和他的團隊發現,在亞速爾群島科爾沃島上的喧鬧的科里氏鸌群落中測試了這種方法後,他們可以使用錄音來估計鳥類的種群數量。他們在《自然保護》雜誌上描述了他們的發現。研究人員將來自放置在科爾沃島周圍的九個麥克風的聲學資料與有關巢穴密度的資訊相結合,開發了一種演算法,該演算法處理了數太位元組的錄音,並自動計算了單個叫聲的數量。正如預期的那樣,他們發現巢穴越多意味著錄音聲音越大,叫聲也越多。這種相關性使他們能夠推斷出整個島嶼的海鳥種群估計值——6000對繁殖對——這在過去只不過是一個簡單的猜測。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即使估計值略有偏差,奧佩爾的方法對於檢測種群數量隨時間推移的增加或減少也將非常有用。由此,科學家可以推斷出海鳥食物鏈的健康狀況,並觀察鳥類棲息地在面對入侵捕食者和氣候變化時的狀況。

傑森·G·戈德曼 是一位居住在洛杉磯的科學記者。他曾為《大眾科學》《洛杉磯》雜誌、《華盛頓郵報》《衛報》、BBC、《保護》雜誌和其他刊物撰寫關於動物行為、野生動物生物學、保護和生態學的文章。他為《大眾科學》的“60秒科學”播客撰稿,並且是《科學部落格:基本指南》(耶魯大學出版社)的聯合編輯。他喜歡在電視和廣播上分享他的野生動物知識,並經常向公眾講述野生動物和科學傳播。

更多作者 傑森·G·戈德曼 的文章
大眾科學雜誌 第311卷 第1期這篇文章最初以“鳥類普查”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 第311卷 第1期 (), 第20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714-20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