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學是關於極小事物的科學。但物理學家正在使其變大,為他們能夠使其表現出量子效應的物體的大小和能量設定記錄。
現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物理學家們已經“虛擬地糾纏”或糾纏了兩個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的速度向相反方向旋轉的粒子。當兩個粒子保持連線時就會發生糾纏,因此對其中一個粒子執行的操作會影響另一個粒子,儘管它們之間存在距離。(愛因斯坦將這種怪異的聯絡稱為“遠距離的幽靈般的動作”。)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安東·菲克勒和他的同事糾纏了兩個光子,這兩個光子具有高的軌道角動量,這是一個測量光波扭曲的屬性。在量子物理學中,諸如光子之類的粒子可以表現為粒子和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是開發新技術的墊腳石,”量子光學和量子資訊研究所所長安東·蔡林格說,他也是該研究的合著者,該研究詳見11月5日出版的《科學》雜誌。
此類糾纏實驗已經進行了數十年。但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做了一些稍微不同的事情。他們創造了糾纏的光子,並賦予它們大量的角動量,比以往任何實驗都多。
通常,光子中包含的能量非常小:其量子數很低。在高能量下,這種情況會發生變化。當量子數變高時,量子物理學和“正常”或經典物理學開始看起來相似;這被稱為對應原理,它適用於物理學的許多領域。
為了產生糾纏的光子,菲克勒和他的團隊將雷射透過一個分束器,將雷射束分成兩束。兩個光子被送到不同的光纖中,它們的波被扭曲、扭曲、再扭曲一些,增加了它們的角動量——想象一個像螺旋一樣形狀的波,旋轉得越來越快。[扭曲的物理學:7個令人興奮的發現]
最終,光子中存在足夠的角動量,它們的量子數——測量其動量的單位——相差600倍,這是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的值。與此同時,以相反方向快速旋轉的光子仍然是糾纏的。
他們知道這一點,因為當粒子糾纏時,測量一個粒子的量子態(在這種情況下是角動量和方向)會立即告訴你另一個粒子的量子態,無論它在哪裡。由於他們有能力測量兩者,研究人員可以確認糾纏。
(儘管粒子之間的這種資訊傳遞是瞬間的,但糾纏不能用於超光速通訊,因為不可能像在訊息中那樣預先設定量子態)。
這表明,可以在高能量下看到糾纏效應,這意味著更接近我們所瞭解和與之互動的宏觀世界。“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對對應原理持保留態度,”蔡林格說。
同樣重要的是,該實驗表明,應用某些型別的量子效應的唯一障礙是技術上的——沒有物理原因可以阻止人們在高能量下看到量子現象,以至於它們會滲入可見世界,儘管這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實現。
版權所有 2012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重寫或再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