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世界範圍內由空調、製冷和其他應用排放的吸熱氣體中,很大一部分來自發展中國家。
此外,該研究還發現,發達國家在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報告氫氟碳化物(HFC)的排放量時存在錯誤。
這項研究是在上週於泰國曼谷舉行的國際談判之後進行的,各國在會上討論了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逐步淘汰HFCs的問題,該議定書是一項旨在保護地球臭氧層的全球條約。自1987年該議定書建立以來,像HCFCs這樣的破壞臭氧層化學物質的排放量已大幅下降。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購買訂閱可以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化學物質已被HFCs所取代,HFCs是強大的、短壽命的溫室氣體,其全球變暖潛能是二氧化碳的數百到數千倍。各國正在努力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來控制HFC的排放量,這相當於到2050年減少300億輛汽車所帶來的氣候效益。
近年來,全球空氣監測網路顯示,大氣中HFCs的含量正在上升,但發達國家聲稱對其中60%的排放負有責任。
這意味著兩種情況中的一種:發達國家低報了排放量,或者發展中國家——它們不向聯合國報告HFC的排放量——正在填補這一差距。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發現,後一種情況是正確的。
“新論文的底線是,報告的HFC排放量中存在的巨大差距來自發展中國家,”政府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IGSD)主席Durwood Zaelke說,他與該研究無關。
用空調抵消可再生能源效益
這項由布里斯托爾大學的Mark Lunt領導的研究,使用了來自兩個全球空氣監測網路的觀測資料,來計算各國或地區排放的HFCs。
研究發現,2012年世界排放了4.6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HFCs,高於2007年的3.03億噸CO2e。
研究發現,發達國家約佔2012年排放量的60%。其餘的來自發展中國家,而且這些排放量正在快速增長。
Lunt說:“發展中國家的排放量雖然沒有(發達國家)那麼多,但它們的增長速度更快。”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發現,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和韓國)佔發展中國家排放量的33%。
科學家們發現很難追蹤來自印度的排放量,因為附近缺少空氣觀測塔。
發展中國家炎熱的熱帶地區空調和製冷的興起導致了HFC排放量的增長。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高階科學工程助理Nihar Shah在曼谷會談中介紹說,到2005年,幾乎所有中國擁有的空調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銷售量都大幅飆升。
這一趨勢對氣候不利,不僅因為HFC的影響,空調還會大量耗電。Shah估計,隨著較貧窮國家的人們安裝家用空調,這些裝置將消耗各國到2020年安裝的新增太陽能和風能產能的一半或更多。
IGSD的Zealke表示,可以改進空調機組,使其更節能並避免使用HFCs,這將使氣候效益翻倍。
他說:“這對印度、中國以及所有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提高空調效率對氣候有很大好處,同時還可以減輕電網的壓力,降低消費者的空調執行成本。”
富裕國家混淆HFC資料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還發現,發達國家必須改進其向UNFCCC報告的HFC排放量核算。
HFCs有很多種,有些對氣候的影響比其他更嚴重。HFC-134a是最豐富的。其他HFCs包括HFC-32、HFC-125、HFC-143a和HFC-152a。
當Lunt和他的同事檢查富裕國家向聯合國報告的個別HFC排放量時,他們發現了一些不準確之處。各國高估了HFC-134a的水平,而低估了其他型別的排放量。
幸運的是,當HFCs彙總在一起時,這些不準確之處會相互糾正,從而使UNFCCC對發達國家的整體排放量有一個準確的瞭解。
但是,Lunt說,當各國考慮如何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逐步淘汰HFCs時,細節很重要。
大多數國家都支援逐步淘汰HFC,外交官們上週在曼谷討論了這樣一項協議。
印度本月首次同意討論限制HFC的問題(氣候新聞專線,4月17日)。中國、巴西和54個非洲國家也表示同意。
根據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說法,主要的抵制者是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主要由產油國組成的,而且非常炎熱的國家聯盟。
不過,據NRDC稱,沙烏地阿拉伯的立場可能正在放鬆,預計在7月份於巴黎舉行的談判中將取得進一步進展。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新聞專線》。www.eenews.net,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