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想預測喜鵲的下一步行動,只需看看它的眼睛。發表在《大腦研究公報》上的一項6月15日的研究發現,當這些鳥類觀察到潛在的捕食者時,它們會使用左眼或右眼,這取決於它們是打算逃跑還是靠近。這些發現揭示了大腦如何在兩個半球之間分離資訊的線索。
神經科學家萊斯利·羅傑斯和她在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同事觀察了野生澳洲喜鵲(Gymnorhina tibicen)在填充的巨蜥存在下的行為。羅傑斯發現,在逃跑之前,鳥類會用左眼盯著“捕食者”——左眼幾乎將其所有輸入都發送到大腦的右側。但如果它們打算接近蜥蜴進行進一步調查,它們會用右眼檢查它,從而使用左半球。
最近對人類的研究表明,右半球處理新穎且可能具有威脅性的資訊,而左半球則進行更有條理的分析。羅傑斯認為,將不同功能分配給不同半球可以使大腦更有效地運作。“從歷史上看,這種[專業化]被認為是解釋人類更高認知能力的原因,”她說。“但我們已經表明,即使在擁有相對簡單大腦的動物中,它也會影響自然環境中的日常行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注意:本文最初印刷時的標題為“左還是右,戰鬥還是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