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9 月 11 日以來,恐怖主義一直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威脅,不斷侵蝕著我們集體的平靜心態。近年來,這些恐懼——特別是伊斯蘭極端分子在國內發動襲擊的恐懼——急劇上升。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夏天釋出的一項調查顯示,自 2011 年以來,法國的這一數字上升了 38 個百分點,英國上升了 21 個百分點,美國上升了 17 個百分點。而那還是在巴黎、聖貝納迪諾和布魯塞爾事件發生之前。
正如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名言所指出的那樣,“恐懼本身”並沒有多大用處。要應對威脅,最好是瞭解塑造威脅的力量。這就是科學介入的地方。心理學能告訴我們關於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的哪些資訊?是什麼讓人首先成為狂熱分子?在過去五年中,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極端組織是如何成功招募到約 30,000 名外國戰士加入他們的事業的——這個數字在 2014 年至 2015 年間翻了一番?我們能否在為時過晚之前爭取回他們中的一些人?
撰寫這份特別報告的專家們分享了近期研究、經典研究和專業經驗的一些寶貴見解。社會心理學家斯蒂芬·D·賴歇爾和 S·亞歷山大·哈斯拉姆提出論點,認為大多數恐怖分子並非精神病患者或虐待狂,儘管我們很願意相信如此。相反,大多數是普通人,他們受到群體動力學的影響,以他們認為崇高和公正的事業之名行惡。至關重要的是,這些群體動力學涉及我們所有人:賴歇爾和哈斯拉姆解釋說,我們的過度反應和恐懼會滋生更大的極端主義,從而助長其他學者稱之為“共同激進化”的迴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法國人類學家杜妮婭·布扎爾描述了她從數百名陷入這個迴圈的年輕人身上學到的東西。她指出,只有情感的拉扯,而不是理性,才能將青少年從聖戰的召喚中拉回來。布扎爾強調,父母應該與孩子談論網際網路上的陰暗世界——網際網路是西歐和美國的主要招募場所。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社會心理學家凱文·達頓和多米尼克·艾布拉姆斯考慮了我們如何才能幫助打破共同激進化的迴圈,並借鑑七項關鍵研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這些想法包括:透過慶祝更廣泛的社會認同來彌合相互不信任的毒性鴻溝——正如貝拉克·奧巴馬總統在今年二月在巴爾的摩一座清真寺向美國穆斯林發表講話時所做的那樣。達頓和艾布拉姆斯寫道,我們都需要進行一次大腦檢查,而不是聽取“煽動性評論員和好戰的吹牛大王”,保持冷靜並“傾聽來自我們一些實驗室的更安靜、更敏銳的聲音”。
閱讀更多
關於擊敗恐怖主義的研究說了什麼 來自社會心理學的七項啟發性研究為政策制定者和我們其他人提供了重要的教訓
助長恐怖:極端分子是如何產生的 群體動力學心理學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是什麼驅使普通人走向激進主義
救援任務:將年輕的新兵從 ISIS 的魔爪中解救出來 法國專家團隊認為,記憶和情感——而非理性——是讓年輕狂熱分子回心轉意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