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 創始人計劃於 9 月公佈人類火星計劃

埃隆·馬斯克專案面臨的挑戰包括從火星資源獲取返程燃料

這是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探測器上的桅杆相機(Mastcam)拍攝的影像,顯示了夏普山下部側面的壯麗孤丘和層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SpaceX 創始人、執行長和首席設計師 埃隆·馬斯克 將在下個月於墨西哥瓜達拉哈拉舉行的第 67 屆國際宇航大會(IAC)上公佈他的人類火星計劃。世界太空會議將於 9 月 26 日至 30 日舉行。

在 IAC 的第二天,馬斯克將在題為“使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的特別主題演講中,討論為支援在火星上建立永久、自給自足的人類存在而需要解決的長期技術挑戰。

技術演講將重點關注工業界、政府和科學界未來幾年可以合作的殖民紅色星球的潛在架構。 [SpaceX 的紅龍:私人火星圖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紅龍

過去,馬斯克詳細闡述了他在 2018 年使用紅龍飛船以無人模式飛往火星的意圖。該飛行器的後續飛行將把人類送往該星球。

紅龍使用超音速逆推進在紅色星球上著陸,很可能會部署科學裝置,特別是可以演示在火星上製造的推進劑的硬體。

SpaceX 總裁格溫·肖特韋爾在 8 月 9 日於猶他州洛根市舉行的第 30 屆小型衛星年度會議上強調了她公司火星計劃。

“如果 15 年前談論這個,我們可能已經被機構化了,”肖特韋爾對滿座的觀眾說。“對話已經改變了……現在我們可以談論去火星了,”她說。

肖特韋爾說,與翼型、降落傘和球形降落傘相比,逆推進是“真正的答案”。“此外,逆推進將擴大規模。我們不是在談論在火星上投放 10 噸的東西。我們將在火星上投放數百噸的東西……投放,我的意思是,輕輕地降落。”

猛禽發動機

肖特韋爾指出,火星的一項關鍵 SpaceX 推進系統開發是猛禽,一種液氧/甲烷發動機,並指出第一臺猛禽發動機即將進行試射。

關於 2018 年無人駕駛紅龍可能帶到火星的東西,“我們還沒有弄清楚如何將龍上的東西送到地面,但我們正在努力,”肖特韋爾說。

“我們正在研究一些 ISRU [就地資源利用] 有效載荷,”肖特韋爾補充道。“我需要我的宇宙飛船回來帶更多人去火星。回程是免費的。”

服裝機遇

SpaceX 火星計劃的難度而言,肖特韋爾表示最困難的事情是從火星資源中獲取返回燃料。“在地面上開採自己的燃料以再次起飛……因為我認為回程非常重要,”她說。

肖特韋爾說,SpaceX 正在研究一些用於太空活動的電力推進技術。

“有很多事情要做,”肖特韋爾說。“我想看到通往其他太陽系的交通……登上宇宙飛船去某個瘋狂的星球。所有那些新的服裝機遇,”她建議道。

紅色星球資源

要觀看國家地理頻道全球活動系列“火星”的預告片(11 月首映),請參見

接受採訪的人包括 SpaceX 的首席火箭工程師埃隆·馬斯克

“人類的未來從根本上將沿著兩個方向之一分叉:要麼我們將成為多行星物種和太空文明,要麼我們將被困在一個星球上,直到最終的滅絕事件。為了讓我對未來感到興奮和鼓舞,它必須是第一個選擇,”馬斯克在該系列中說。

在“火星”首映之前,將在以下網址提供廣泛的數字虛擬現實體驗:www.MakeMarsHome.com

有關該書的更多資訊——“火星:我們在紅色星球上的未來”(免責宣告:倫納德·大衛是該書的作者)——將於 10 月 25 日發行,請訪問
https://shop.nationalgeographic.com/product/books/books/new-books/mars

也可以訪問亞馬遜:
http://www.amazon.com/Mars-Our-Future-Red-Planet/dp/1426217587/ref=sr_1_1?ie

要預先了解馬斯克火星總體規劃,請透過以下網址觀看此影片:
http://www.recode.net/2016/6/6/11840936/elon-musk-tesla-spacex-mars-full-video-code

版權所有 2016 SPACE.com,一家 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此材料不得出版、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

Leonard David is author of Moon Rush: The New Space Race (National Geographic, 2019) and Mars: Our Future on the Red Planet (National Geographic, 2016). He has been reporting on the space industry for more than five decades.

More by Leonard David

SPACE.com is the premier source of spa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astronomy news, chronicling (and celebrating) humanity's ongoing expansion across the final frontier.

More by SPAC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