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 龍飛船向空間站運送新鮮補給

該飛船於 1 月 10 日搭載獵鷹 9 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發射後,火箭按計劃在無人機船上著陸,但撞擊力度稍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SpaceX 的機器人“龍”號補給飛船經過兩天的軌道追逐後,已抵達國際空間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員巴里·“布奇”·威爾莫爾是空間站現任第 42 遠征隊的指揮官,他在美國東部時間週一(1 月 12 日)凌晨 5:54(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1054)使用軌道空間站巨大的機器人手臂抓住了“龍”號飛船。三個小時後,該飛船安裝在空間站“和諧”號艙段的朝地埠。

宇航員現在可以開始解除安裝“龍”號飛船在此次任務中運送的 5200 磅(2360 公斤)的食物、備件和科學實驗品。這是 SpaceX 計劃根據與 NASA 達成的 16 億美元協議向空間站進行的 12 次無人貨運飛行中的第五次。[檢視 SpaceX 第五次“龍”號貨運發射的照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SpaceX 於週六(1 月 10 日)早些時候發射了“龍”號飛船,它搭載在空軍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的獵鷹 9 號火箭上。在火箭將“龍”號送入軌道後,作為公司開發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努力的一部分,SpaceX 試圖將“獵鷹 9 號”的第一級運回地球,以便在大西洋的“自主太空港無人機船”上進行精確著陸。

火箭第一級按目標著陸,但週六撞擊無人機船的力度過大。公司代表表示,SpaceX 將在未來的發射中再次嘗試這一大膽的操作。

“龍”號是無人飛船,但該飛船確實為軌道實驗室運送了許多活體乘客。例如,它運送了一個實驗,該實驗將研究微重力如何影響扁形蟲的傷口癒合能力,以及另外兩個實驗,它們將研究植物在太空中的生長情況。

貨運飛船還運送了一個名為 CATS(雲-氣溶膠傳輸系統 Cloud-Aerosol Transport System 的縮寫)的 NASA 儀器,該儀器將固定在空間站外部,然後使用雷射測量地球大氣中雲、霾、塵埃和汙染物的分佈。

NASA 官員表示,“龍”號將在國際空間站停留一個月。它將於 2 月 10 日離開,返回地球並在加利福尼亞州海岸附近的太平洋濺落,SpaceX 將在那裡用船隻回收該飛船。

版權所有 2014 年 SPACE.com,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Mike Wall has been writing for Space.com since 2010. His book about the search for alien life, “Out There,” was published on Nov. 13, 2018. Before becoming a science writer, Michael worked as a herpetologist and wildlife biologist. He has a Ph.D.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and a graduate certificate in science wri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More by Mike Wall

SPACE.com is the premier source of spa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astronomy news, chronicling (and celebrating) humanity's ongoing expansion across the final frontier.

More by SPAC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