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在土星附近發現了以驚人速度運動的太陽粒子,讓科學家們得以近距離觀察戲劇性恆星爆炸期間發生的現象。
這些粒子在強烈的太陽風爆發期間從太陽流出,然後不久撞擊了土星的磁場。科學家們說,卡西尼號在 2007 年 2 月觀測到的這次遭遇產生了一次衝擊波,將粒子加速到超高能量。
類似的衝擊波通常在被稱為超新星的大規模恆星爆炸之後形成,將附近的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研究人員認為,超新星衝擊波是宇宙射線的主要來源,宇宙射線是瀰漫在我們銀河系並持續撞擊地球大氣層的高能粒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研究遙遠的超新星及其衝擊波可能很困難,因此科學家們說,卡西尼號的觀測提供了一個受歡迎的替代方法。
日本相模原市宇宙科學與宇宙航空研究所的亞當·馬斯特斯在一份宣告中說:“卡西尼號實際上使我們有能力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原位研究超新星衝擊的性質,彌合了通常只能遠端研究的遙遠高能天體物理現象的差距。”
馬斯特斯是本週發表在《自然物理學》雜誌上的一項報告卡西尼號發現的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
研究人員說,土星衝擊波可能是這顆環狀行星上有史以來探測到的最強大的衝擊波,並表明某些型別的衝擊波可能出奇地高效的粒子加速器。
耗資 32 億美元的卡西尼任務是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的共同努力。卡西尼號於 1997 年發射,於 2004 年抵達土星系統,並於 2005 年 1 月將一個名為惠更斯的著陸器送到了這顆行星巨大的衛星土衛六上。
卡西尼號將在未來幾年繼續研究這顆環狀行星及其眾多衛星;卡西尼號的任務已延長至至少 2017 年。
版權所有 2013 SPACE.com,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