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洩漏可能是人為錯誤造成的,俄羅斯報告稱

停靠的聯盟號宇宙飛船上的一個小孔似乎來自內部,可能是鑽孔造成的

2009年,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飛越地中海時拍攝的國際空間站。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據俄羅斯報告稱,上週在暫時停靠在國際空間站的聯盟號運輸艙中檢測到的一個小洩漏,可能是由人在航天器發射前造成的。聯盟號是目前唯一能夠將宇航員送往空間站的航天器,它一直與軌道實驗室連線,直到他們返回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尚未對導致這個2毫米(0.08英寸)孔洞的原因發表評論,該孔洞導致了暫時的、輕微的失壓,之後宇航員成功地8月30日將其修補好。

但據俄羅斯新聞機構塔斯社報道,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負責人德米特里·羅戈津初步將責任歸咎於地面上的人為錯誤,這本應發生在聯盟號飛船6月份發射之前。“我們正在考慮所有理論。關於隕石撞擊的理論已被駁回,因為航天器的船體顯然是從內部受到撞擊的,”據塔斯社報道,羅戈津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然而,現在斷定發生了什麼還為時過早,”他據塔斯社報道說。“但是,這似乎是由一隻顫抖的手造成的……這是一個專家的技術錯誤。這是由人手造成的——有鑽頭沿著表面滑動的痕跡。我們不排除任何理論。”

據塔斯社報道,羅戈津繼續呼籲對該事件進行調查。“對於能源火箭航天集團來說,找到對此負責的人,查明這到底是意外缺陷還是蓄意破壞,以及是在地球上還是在太空中造成的,這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他據該新聞機構報道說。

如果關於孔洞是由人用鑽頭造成的理論是正確的,那麼這將使損壞更有可能發生在地球上,因為在微重力環境中鑽孔非常困難。這表明損壞可能最初發生在太空艙的製造過程中或發射前測試期間。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宣告證實,洩漏從未對目前在空間站上的宇航員構成嚴重危險。聯盟號仍然能夠安全地將宇航員送回家,因為孔洞位於模組的一個部分,該部分在再入大氣層時不會倖存下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

版權所有 2018 SPACE.com,Purch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Meghan Bartels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New York City. She joined 大眾科學 in 2023 and is now a senior news reporter there. Previously, she spent more than four years as a writer and editor at Space.com, as well as nearly a year as a science reporter at Newsweek, where she focused on space and Earth science. Her writing has also appeared in Audubon, Nautilus, Astronomy and Smithsonian, among other publications. She attended Georgetown University and earned a master’s degree in journalism at New York University’s Scienc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Program.

More by Meghan Bartels

SPACE.com is the premier source of spa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astronomy news, chronicling (and celebrating) humanity's ongoing expansion across the final frontier.

More by SPAC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