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洋吸收碳

觀測表明,南大洋仍在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但這可能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一項昨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發現,南極洲附近的海洋在過去十年中一直在積極吸收碳並保護我們的星球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

這項研究與早期關於南大洋碳匯在21世紀一直較弱的推論相矛盾。早期的研究基於建模,而新的研究基於觀測。

南大洋環繞南極洲,是獨特的上升流的所在地,該上升流在大氣和深水之間迴圈碳。上升流與溫鹽環流有關,溫鹽環流將熱量從極地帶到極地,並且它負責全球海洋吸收的總碳量的40%。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項研究的合著者、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生物地球化學家尼古拉斯·格魯伯說,在過去的十年中,南大洋捕獲碳的能力增加了一倍以上。

他說,如果假設一噸碳的價格為10美元,那麼南大洋每年將捕獲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碳。

他說:“這是這個海洋正在提供的一項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

這並不是說碳匯將在未來繼續增強。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碳排放量迅速增長,人類每年排放約10拍克(petagrams)的碳。其中只有一半進入大氣,其餘的則被陸地和海洋吸收。全球海洋吸收約四分之一(2.3拍克)。

碳匯減弱?
目前,南大洋碳匯的強度取決於該地區的風。在過去的十年中,強風將南極洲的冷空氣帶到南大洋的太平洋區域,這促進了海洋對碳的吸收。在大西洋區域,來自深水的碳上升流減少,這使得海洋能夠從大氣中吸收更多的碳。

格魯伯說,但未來風力系統可能會發生變化,並可能逆轉碳匯。

他說:“我不會說我們應該放鬆警惕。”

科學家們使用了過去30年中收集的260萬次觀測資料來計算過去的碳匯強度。

紐西蘭國家水與大氣研究所的薩拉·米卡洛夫·弗萊徹在隨附的評論中寫道,為了模擬未來碳匯的變化,還需要更多的觀測資料。

她寫道:“儘管這些研究描繪了最近過去南大洋碳匯的一個有趣的新圖景,但目前尚不清楚該地區將如何應對未來氣候的變化。”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導報。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