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自然》雜誌
病毒學家知道它的名字:H7N9。他們目前尚不清楚的是,這種新型禽流感病毒——不到兩週前在中國首次報告出現在人類身上——是會迅速消失,還是會在動物宿主體內紮根以引發未來的人類疫情,或是演變成一種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並引發致命大流行的病毒。
為了儘快找到答案,科學家們正在多個方面對H7N9展開研究。他們正在測試野生鳥類和數千只家禽;分析他們發現的病毒;並試圖追蹤接觸過感染患者的人。中國衛生部門表示,他們有400個實驗室正在尋找該病毒的基因變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明尼蘇達大學明尼阿波利斯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邁克爾·奧斯特霍爾姆說:“我們將在下個月屏息以待,看看會發生什麼。”正如《自然》雜誌付印時,在中國東部11個城市(見地圖)已報告了24例人類病例,包括8例死亡,其中一些城市相距數百公里。奧斯特霍爾姆說,如此短時間內在如此廣泛的地區出現如此多的病例——一週前還是兩個城市的三個病例——“情況非常令人擔憂”。
來源:世衛組織/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華社官方媒體
科學家們迫切希望找出哪些源頭正在引發人類感染,從而導致類似流感的症狀,並且在大多數報告病例中導致嚴重的肺炎。到目前為止,對病例的調查仍然基本沒有定論:一些患者在發病前曾接觸過家禽或其他動物,而另一些患者則沒有。上週晚些時候,在上海和杭州的活禽市場中的雞、鴿子和鴨子體內發現了H7N9病毒——這使得市場成為主要的疑似源頭。此後,當局在上海、南京和杭州撲殺了數萬只禽鳥並關閉了市場。
浙江省醫學科學院病毒學家郭超談(音譯)表示,在禽鳥體內發現的H7N9病毒的基因序列與從人類患者身上分離出的病毒的基因序列高度相似。香港大學的流感病毒學家馬利克·佩里斯說,儘管該病毒可能來自其他來源,包括哺乳動物,但短時間內在廣泛地區出現許多人類病例的情況可以用活禽市場來解釋,因為來自一個或幾個來源的禽鳥將被運往多個市場。
但是,發現被感染的各種鳥類物種可能不是最初的源頭,因為在活禽市場中可能會發生大量的交叉感染。佩里斯說,調查人員現在必須追溯禽鳥來自哪些農場和批發商,並測試整個供應鏈中的禽鳥。
研究人員知道,H7流感病毒主要感染鴨、鵝、涉禽和海鷗等野生鳥類,並且偶爾會跳入家禽群中。香港大學的傳染病專家袁國勇指出,報告的人類病例與長江三角洲(許多野生鳥類的家園)以及上海附近的崇明島(著名的候鳥觀賞地)非常接近。他認為:“很可能是野鴨和鵝攜帶了它。”
但是,尚未在該地區的野生鳥類中檢測到這種H7N9病毒。“關於這種特殊病毒株的來源、其生態或儲藏庫的具體資訊非常少,現在就推測其傳播媒介還為時過早,”荷蘭溼地國際保護組織遷徙路線專案經理塔傑·蒙德庫爾說。他還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共同召集了亞太遷徙水鳥和禽流感工作組。
隱藏的儲藏庫
無論該病毒起源於何處,一個關鍵問題是它是否有可能在家禽中紮根,從而建立一個可能導致持續、零星的人類感染的儲藏庫。
中國衛生部門正在努力瞭解這種情況已經在多大程度上發生了。糧農組織羅馬跨界動植物病蟲害緊急預防系統(EMPRES)臨時負責人文森特·馬丁說,與它的近親H5N1(自2003年以來在亞洲和其他地區已導致數百萬只禽鳥和數百人死亡)不同,H7N9不會引起嚴重的禽鳥疾病,這大大增加了控制難度。在中國的60億隻家禽中,透過例行監測來發現患病的家禽幾乎不可能檢測到H7N9。“這意味著阻止動物向人類傳播是不可能的,”東京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參考和研究中心流感病毒研究中心的病毒學家田代正人說。
每次病毒遇到新的人類宿主時,它都有新的機會發生變異並獲得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能力。這種情況似乎尚未發生。但專家表示,識別和追蹤新的可疑嚴重肺炎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並在必要時隔離人員至關重要。研究該病毒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它似乎源於至少三個已知的禽流感組的遺傳物質的重組(參見《自然》 http://doi.org/k4j; 2013)。一個關鍵組成部分——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蛋白——已經包含已知會將其結合偏好從禽類細胞轉移到哺乳動物細胞的突變。科學家們正在密切關注可能表明其向更易在人類之間傳播的形式轉變的明顯變化。
英國愛丁堡大學人類病毒病原體進化專家安德魯·蘭博特說,由於流感病毒進化迅速,比較每個人類病例的病毒序列可能會揭示是否正在發生人際傳播。如果許多患者具有非常相似的病毒序列,則意味著人類傳播;如果病毒序列更加多樣化,則意味著每個人都分別從禽鳥身上感染了病毒。目前只有來自四個人類病例的四個序列可用,但病毒學家正在對更多序列進行測序並將其釋出在GISAID流感資料庫中。
如果人際傳播確實開始發生,“進一步傳播可能不可避免”,田代警告說。人類從未廣泛接觸過H7或N9流感病毒,因此缺乏對這些亞型的抵抗力。如果發生大流行,可能會造成嚴重損失。但是,現在預測事態將如何發展還為時過早;新興傳染病專家只是剛剛開始瞭解他們名冊中的最新惡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