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大嬰兒的複雜交流

一項巧妙的實驗表明,嬰兒透過伸手拿物體來尋求幫助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新手父母喜歡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里程碑——第一次微笑,像螃蟹一樣的爬行,以及“ma-ma-ma”的聲音,這些都令人難忘。在他們大約一歲生日的時候,嬰兒開始指東西,這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交流手勢,並且是人類獨有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瞭解他們的寶寶對什麼感興趣;哦,你想要書旁邊的史努比娃娃嗎?好的,給你。但是,如果嬰兒在更早的時候就透過物品與我們交流呢?

根據《心理科學雜誌》的新發現,一歲以下的嬰兒也可以透過手勢進行交流。來自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拉曼佐尼和利什科夫斯基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看看嬰兒在學會指東西之前,是否會透過將他們置於我們都曾遇到的棘手境地來尋求幫助——讓我們渴望的物體遙不可及

之前的研究表明,早在 6 個月大的嬰兒就有感知他們可以伸手拿到多遠的物體的能力,並且不會費力去拿太遠的玩具。然而,在 8 個月大時,當父母遞給他們時,他們仍然會嘗試拿一個夠不著的玩具。這是因為 8 個月大的嬰兒知道他們的父母可能會幫助他們嗎?或者,在這個年齡段伸手拿東西,就像稍後的指東西一樣,是一種社會行為嗎?在目前的研究中,一組 8 個月大的嬰兒參觀了荷蘭的馬克斯·普朗克實驗室,以幫助回答這個問題。當他們坐在高腳椅上時,研究人員給他們展示了一些玩具,這些玩具他們要麼可以自己拿到,要麼幾乎可以拿到,要麼絕對拿不到。玩具的位置和嬰兒的伸手行為都被精確地測量和記錄下來。在一些試驗中,父母離開了房間,嬰兒似乎是獨自一人,因為實驗人員也不在視野中。在其他試驗中,父母坐在他們的寶寶旁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嬰兒可以或幾乎可以拿到玩具時,他們伸手的方式取決於他們的父母是否在房間裡。有時他們成功地抓住了玩具,有時他們沒有,但在這些條件下的伸手行為是相似的。然而,當玩具完全夠不著時,如果父母在場,嬰兒伸手去拿玩具的頻率要高得多。據研究人員稱,這些發現支援了這樣一種觀點,即嬰兒理解他們的父母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抓住玩具的目標。他們伸手去拿他們拿不到的玩具,期望他們的父母能夠並且將會幫助他們。在掌握指出他們想要的東西的身體能力之前,嬰兒使用伸手作為一種交流方式。

但是,這些嬰兒是否只期望自己的父母幫助他們呢?研究人員帶來了一批新的 8 個月大的嬰兒,重複了實驗,這次有時用陌生人代替父母。當嬰兒與父母或陌生人在一起時,結果是相似的——當有人在房間裡時,他們更傾向於伸手去拿遠處夠不著的玩具,而不是當他們獨自一人時。 

很容易將嬰兒在說話和走路之前視為被動的可愛小糰子。但是,像這樣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年幼的嬰兒也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社會理解和交流能力。他們從一開始就瞭解世界和其中的人,並且每天都在發展他們對他人如何回應和與他們互動的期望。父母幾乎總是希望接受他們的孩子,當他們開始蹣跚學步,解釋他們想要什麼時,這會更容易。然而,這項研究提醒我們,嬰兒知道如何尋求幫助的許多方式,即使沒有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