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說,金星有時看起來不太像行星,而更像彗星。
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發現,金星上層大氣層的一部分——它的電離層——根據太陽天氣的日常變化,表現出驚人的差異。研究人員說,金星電離層背對太陽的一側會像彗星的尾巴一樣向外膨脹,而面對太陽的一側則保持緊湊。
這項發現是利用歐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車號探測器進行的,該探測器在2010年太陽風較弱的時期觀測了金星的電離層,以瞭解太陽究竟如何影響金星大氣層的運作方式。預計在2013年,太陽將達到其11年太陽活動週期的頂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歐空局官員在今天(1月29日)的一份宣告中說:“當這種明顯減弱的太陽風襲擊金星時,金星快車號探測器看到金星的電離層在行星的‘下風’夜側向外膨脹,很像在類似條件下從彗星流出的離子尾巴的形狀。”
太陽風減弱後,行星的彗星狀尾巴只需要30到60分鐘就能形成。參與這項研究的德國卡特倫堡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學家魏勇說,研究人員觀察到電離層從地球延伸到至少7,521英里(12,104公里)。
地球的電離層永遠不會變得像彗星,這主要是因為地球有自己的磁場來平衡太陽對大氣層形狀的影響。然而,金星沒有自己的磁場,因此會受到太陽風的擺佈。
研究人員認為,火星的行為方式也大致相同。這顆紅色行星也沒有磁場來減弱太陽風的影響。
金星快車號探測器於2005年發射,自2006年以來一直在環繞太陽的第二顆行星執行。該探測器配備了七種儀器,可以極其詳細地研究金星的大氣層和表面。該探測器目前處於一項延長的任務中,預計將持續到2014年。
版權所有 2013 SPACE.com,一家TechMediaNetwork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