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的俄羅斯,風能和太陽能是配角。但在鄰國烏克蘭卻並非如此。由於對俄羅斯霸權的擔憂達到頂峰,這個前蘇聯共和國準備加入可再生能源革命。
基輔能源效率和節能國家機構負責人 Sergiy Savchuk 表示:“能源獨立已成為烏克蘭的國家安全問題。因此,可再生能源發展現在是烏克蘭政府的優先事項。”
7月,烏克蘭環境部長 Ostap Semerak 公佈了在切爾諾貝利核反應堆周圍的荒地上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廠和沼氣設施的計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得以延續。
該公告發布前兩週,議會重新開放了核電站關閉區域周圍的國有禁區,以供商業和科學發展。
切爾諾貝利能源專案將耗資約11億美元,這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外國投資。這是烏克蘭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的更廣泛目標的一部分。根據2014年透過的《國家可再生能源行動計劃》,政府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電力生產、運輸和供暖的發電能力在目前約9.3吉瓦的基礎上增加近兩倍,達到26吉瓦以上。屆時,可再生能源將供應烏克蘭所有能源消耗的約11%。
儘管1986年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反應堆熔燬事件造成了創傷,汙染了歐洲大部分地區,並抑制了烏克蘭的核能雄心,但該國仍然依靠15座蘇聯建造的核反應堆提供約50%的電力。
烏克蘭還嚴重依賴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和天然氣。但2013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以及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持續發生的親俄動亂導致了戰略反思。自2013年以來,烏克蘭已經減少了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天然氣消耗量減少了約三分之一。
阿聯酋阿布扎比的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在2015年的一份報告中發現,烏克蘭擁有巨大的尚未開發的可再生能源潛力,足以支援2014年的計劃。作為完全位於歐洲的最大國家(土耳其和俄羅斯主要位於亞洲),它獲得的陽光比德國多,而德國的光伏太陽能發電量現在已超過40吉瓦。
德國波恩IRENA創新和技術中心主任 Dolf Gielen 表示,烏克蘭還擁有良好的電網基礎設施,包括切爾諾貝利和基輔之間的高壓輸電線路。
但 Gielen 表示,經濟環境不太有利。自與俄羅斯的衝突升級以來,電力需求有所下降,主要由現有的核能和化石燃料資源滿足。此外,在這個政治不穩定的國家進行投資的成本過高,可能會讓潛在的支持者望而卻步。作為實施2014年行動計劃的第一階段,烏克蘭計劃建設51個太陽能發電專案和15個風力發電專案,預計耗資70億美元。
Gielen 說:“在烏克蘭為可再生能源融資堪比在非洲部分地區投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投資者可能仍然感興趣,但切爾諾貝利太陽能發電廠肯定不能是一個純粹的商業專案。”
在俄羅斯,情況則有所不同。在被吞併的陽光明媚的克里米亞半島上,太陽能發電廠的裝機容量約為 300 兆瓦。但在其他地方,公用事業規模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廠幾乎不存在。
俄羅斯政府的目標是利用該國北極地區在北部夏季陽光充足以及溫暖多風的南部草原所提供的可再生能源潛力。水力發電已經提供了俄羅斯17%的電力,但根據克里姆林宮的能源戰略,到2020年,其他可再生能源將提供4.5%的電力,高於目前的不到1%。
然而,專家們懷疑這一目標是否能夠實現。波恩IRENA的專案官員 Deger Saygin 表示,“製造限制意味著俄羅斯幾乎不生產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由於歐盟和美國為回應莫斯科吞併克里米亞而實施的經濟制裁,外國資本一直供不應求,這讓潛在的投資者感到不安。
Saygin 表示,短期內,在西伯利亞和遠東省份(如堪察加)的小型離網可再生能源系統——那裡分散的社群、礦山和小工業長期以來一直依賴柴油發電機——是俄羅斯在清潔能源市場上的主要機遇。目前,在雅庫特運營著13座太陽能發電廠,包括北極圈以北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以及在堪察加的一些風力發電場。 Saygin 說,“俄羅斯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受西伯利亞地區距離國家電網的距離所驅動。”
本文經許可轉載,於2016年9月28日首次釋出於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