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家反擊 NSF 撥款規則

社會、行為和經濟研究人員希望抵制 NSF 資助專案中“國家安全”和“美國經濟利益”的限制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美國,保守派政治家質疑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並不罕見。從全球社交網路到南美洲保護史的各項研究都讓共和黨人無法抗拒,他們熱衷於辯稱,在其他地方投入資金會獲得更大的回報。但是今年,該領域的研究人員受到了嚴重衝擊,因為這些批評變成了切實的限制。

“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成功了,”社會科學協會聯盟執行主任霍華德·西爾弗說。今年 3 月,國會限制了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 資助的政治學研究。隨著強大的共和黨人推動立法,進一步限制 NSF,迫使其僅支援服務於“國家利益”的研究,新近受到鼓舞的社會科學家們正在準備戰鬥。

西爾弗估計,自 3 月以來,他已約 25 次訪問國會山,以努力確保 NSF 仍然能夠支援廣泛的社會、行為和經濟 (SBE) 研究。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千橡市的社會科學期刊主要出版商 SAGE Publications 今年已投入約 9 萬美元用於遊說,以爭取持續的 NSF 資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表示,3 月的法案已經開始產生影響。該法律包含俄克拉荷馬州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伯恩插入的一項條款,要求 NSF 證明其支援的所有政治學專案都將有利於國家安全或美國經濟利益。今年 7 月,NSF 做出最後一刻的決定,取消其兩項年度政治學撥款申請中的一項。該機構尚未解釋原因,但許多研究人員將此歸咎於科伯恩的修正案。

“這是對同行評審的災難性干預,”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約翰·F·肯尼迪政府學院的政治學家簡·曼斯布里奇說,她研究民主程序。曼斯布里奇補充說,她不會申請 NSF 下一次撥款申請(1 月份)的資助,因為她認為她關於談判動態的提案不符合科伯恩修正案的標準。

科伯恩的成功似乎鼓舞了國會中其他社會科學批評家。今年 4 月,眾議院科學、空間和技術委員會主席、德克薩斯州共和黨眾議員拉馬爾·史密斯要求 NSF 提供五項社會科學撥款的詳細資訊,理由是他們擔心這些撥款不符合該機構關於“知識價值”的標準。史密斯委員會本週將舉行聽證會,討論他正在支援的立法,該立法將要求 NSF 證明其授予的所有撥款都服務於以下六個領域之一的國家利益:經濟競爭力、健康和福利、科學素養、學術界和產業界之間的夥伴關係、促進科學進步或國防。

不僅僅是國家利益的概念讓遊說者感到擔憂。史密斯的法案不包括預算數字,而預算數字通常是授權立法的核心。但是,它將阻止 NSF 除 SBE 理事會以外的其他部門資助社會科學研究,除非該研究的“優先性”高於所有其他研究。這讓許多人懷疑共和黨人最終是否計劃削減 SBE 理事會的預算。

其他人說,服務國家利益的要求可能會引導 NSF 遠離基礎研究。“他們正在向 NSF 發出資訊:‘我們希望你改變你的使命’,”美國物理學會公共事務主任邁克爾·盧貝爾說。

在他們訪問國會山期間,遊說者正在向立法者及其工作人員強調 NSF 資助研究的深遠影響。例如,他們引用了一種演算法,該演算法現在用於將捐贈的腎臟與移植患者進行匹配。

但 1991 年至 2007 年擔任 NSF 國會事務辦公室主任的大衛·斯托納擔心,社會科學家們正在採取錯誤的方法。他說,他們需要突出經濟效益得以實現的私營產業,例如社交媒體公司。其他人擔心,這種策略只會加劇對基礎研究的偏見。NSF 社會科學專案前負責人邁倫·古特曼簡單地說:“NSF 不是‘國家產業支援基金會’。”

本文經雜誌 Nature 許可轉載。該文章於 2013 年 11 月 12 日首次發表

Sarah Zhang writes about science and culture. She's currently on a traveling fellowship in Israel where she is also researching on fruit flies at the Institute of Evolution. Before that she studied neurobiology at Harvard. Read more of her work at her website or follow @sarahzhang on Twitter.

More by Sarah Zhang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