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網路欺凌與青少年抑鬱症有關

受害者往往默默承受,使得父母難以發現和解決問題

一項分析了多項關於網路現象研究的新研究表明,社交媒體上的網路欺凌與青少年抑鬱症有關。

年輕人遭受網路欺凌的情況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是在一系列據報道在各種社交網路上遭受欺凌的青少年自殺事件發生後。例如,2013年,一系列自殺事件與社交網路Ask.fm有關,使用者可以在該網路上匿名互相提問。在該網站上遭受虐待的青少年死亡促使Ask.fm(2014年被Ask.com收購)啟動了新的安全措施。同樣,Twitter也在4月份宣佈計劃過濾掉辱罵性推文並暫停欺凌使用者。

艾伯塔大學兒科研究員米歇爾·哈姆說,社交媒體的使用在青少年中非常普遍,但是網路欺凌對社交媒體網站的健康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青少年時期經常發生的面對面欺凌可能會使成年期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一倍,而且欺凌的影響可能與虐待兒童一樣糟糕,甚至更糟,研究表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令人沮喪的影響
在新綜述中,哈姆和她的同事梳理了關於網路欺凌和社交媒體的研究,發現了36項研究調查了網路欺凌對12至18歲青少年健康的影響。儘管這些研究考察了不同的健康結果,有時對網路欺凌的定義也不同,但有一個發現很突出。

哈姆告訴《生命科學》:“網路欺凌與抑鬱症的發生率增加之間存在一致的關聯。”[給患有抑鬱症青少年的父母的8個建議]

這些研究涵蓋了各種社交網站,但Facebook是最常見的——89%至97.5%使用社交媒體的青少年擁有Facebook帳戶。在分析的36項研究中,有17項研究調查了網路欺凌的普遍程度,研究人員發現,有23%的青少年報告自己是受害者。大約15%的人報告自己曾在網上欺凌他人。

有兩項研究調查了所謂的“欺凌受害者”的普遍性,即既欺負他人又被欺負的青少年。對線下欺凌的研究表明,這些孩子患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最高。一項研究發現,有5.4%的青少年是欺凌受害者,而另一項研究則報告稱這一比例為11.2%。

安全的社交媒體
儘管在新聞報道中,有許多關於網路欺凌導致自殺的案例廣為人知,但哈姆和她的同事並未在各項研究中發現被欺凌與自殘之間存在一致的聯絡。他們也沒有看到網路欺凌與焦慮之間存在一致的聯絡。一些研究發現了這些聯絡的證據,而另一些則沒有。

但是,哈姆警告說,這些發現並不意味著這些聯絡不存在。這36項研究使用了多種定義和健康結果,而且還沒有足夠的工作來證實或排除網路欺凌與焦慮或自殘之間的聯絡。

但是,研究人員今天(6月22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雜誌上報告說,網路欺凌和抑鬱症密切相關。有十項研究調查了社交媒體受害與抑鬱症之間的聯絡,所有研究都發現了這種聯絡。

單獨來看,這些研究無法證明欺凌導致了抑鬱症——抑鬱的青少年可能比他們更健康的同齡人更容易成為欺凌的目標。但是,哈姆說,這10項研究中有一項對青少年進行了長期跟蹤,發現網路欺凌發生在青少年抑鬱症之前,暗示了因果關係。研究還發現,青少年遭受的網路欺凌越多,其抑鬱症狀就越嚴重。

令人震驚的是,青少年通常會默默承受網路欺凌。哈姆說:“孩子們在發生網路欺凌時真的不願告訴任何人。”“似乎普遍存在一種恐懼,即如果他們告訴父母,例如,他們就會失去上網的機會。”

因此,重要的是,如果父母的孩子在網上受到欺凌,父母應謹慎應對,並教導青少年安全使用網際網路,而不是切斷他們使用網路的許可權,她說。

哈姆說:“父母需要認識到這種情況正在發生,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就在這裡。”“這是他們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這需要整個團隊共同努力。”

版權所有 2015  生命科學,一家Purch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發表、廣播、重寫或再發布此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