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運動因其對運動員大腦造成的退化而臭名昭著。現在一項針對足球運動員的初步研究發現,經常用頭頂球可能會對大腦結構和認知產生不利影響。
該研究對 37 名年齡在 21 至 44 歲之間的業餘足球運動員的大腦進行了成像,發現報告“頭球攻門”更頻繁的運動員,其大腦白質的微觀結構變化與創傷性腦損傷患者觀察到的相似。與報告頭球攻門較少的球員相比,這些球員在認知測試中的表現也較差。該研究於 6 月線上發表在《放射學》雜誌上,發現了 1,800 次頭球的閾值證據,超過該閾值後,對記憶力的影響開始顯現。領導這項研究的葉史瓦大學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神經放射學家邁克爾·利普頓表示,研究結果可能表明,即使球員沒有表現出症狀,頭球攻門也會導致輕微腦震盪。
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運動醫學腦震盪專案的神經心理學家喬納森·弗倫奇評論說,結果值得注意,但遠非結論性的,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大多數腦震盪的足球運動員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任何功能問題,”他說。他指出,研究中檢測到的結構變化“非常微觀,我們不知道它們對長期功能實際上意味著什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利普頓同意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確定大腦變化的意義,但他希望引起人們對潛在風險的關注,因為足球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