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南非的西德堡山脈高處,生長著一種帶刺的灌木,它體現了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就遺傳資源的價值而進行的拉鋸戰。遺傳資源是指用於研究以及商業產品(如改良種子和天然化妝品和藥品)中的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細胞中的基因。
Rooibos 的葉子,在南非荷蘭語中翻譯為“紅灌木”,在世界各地被用於沖泡紅色的茶,但早期定居者曾因其具有治療皮膚和減輕炎症的能力而追捧它。現在,總部位於瑞士的雀巢公司的子公司 Nestec, SA 正在嘗試為 Rooibos 的治療特性申請專利,以用於美容產品。一些人認為這一過程是對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的濫用。其他人則認為這是科學的進步和經濟上的福音,考慮到該行業的估計價值在 1999 年時為 5000 億至 8000 億美元。
關於遺傳資源的利用和專利的全球爭端計劃於 10 月中旬休戰,屆時《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的締約方——一項關於維護世界生態可持續性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將在日本名古屋舉行會議,希望最終敲定關於“獲取和惠益分享 [ABS]”的議定書。其目的是確保研究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所帶來的利益,如新藥的發明或用於改良作物品種的增強基因,在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間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分享”。雖然大多數人都同意有必要達成這樣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但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仍在對細則進行調整。即使議定書在名古屋獲得透過,真正使其有效的唯一方法是使其具有強大的合規性組成部分。
“我認為發達國家有明確的道德義務與發展中國家建立夥伴關係,而不是使他們處於從屬地位,”埃默裡大學倫理中心主任、生物倫理學家保羅·魯特·沃爾佩說。“還需要有明確的方法讓這些國家不僅獲得報酬,還能獲得其自身生物資源的其他利益。”
拋開倫理不談,還有一項政治任務。這可以追溯到 1992 年,當時 154 個政府通過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當時,加拿大、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同意分享較貧窮國家的遺傳資源的相關利益。作為回報,發展中國家將幫助保護它們。
當時的願景是為國家和生物多樣性帶來雙贏局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刺激科學知識,促進商業生產,保護物種,並幫助發展中國家自己進行生物勘探。這類似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
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自然資源組高階研究員克里斯蒂娜·斯威德斯卡表示,不幸的是,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沒有獲得預期的補償,這導致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間日益增長的不信任感。“生物海盜”一詞就是從這種不信任中產生的,並且存在許多例子。
以美國銷售的高抗氧化健康飲品中的巴西莓果漿為例。這種水果的名稱被授予了專利,導致巴西人不得不為在自己的產品中使用“巴西莓”這個名稱的權利而鬥爭。巴西最終在法庭上贏得了這場戰鬥。類似的爭論也發生在印度香米和茉莉香米、印楝、死藤水、薑黃和胡迪亞仙人掌等植物上。
斯威德斯卡補充說,新的議定書將透過在法律上約束利用遺傳資源的發達國家遵守原產國的 ABS 法規來改變這一趨勢,儘管談判結果仍然不確定,因為各代表團仍需就一些關鍵要素達成一致。其中一個要素是議定書是否應適用於已經收集的遺傳資源。許多發展中國家希望如此,儘管歐盟和其他國家反對這項提議。
歐盟談判代表馬蒂亞斯·巴克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鑑於 ABS 議定書對研究和行業的實質性影響,將新規則應用於過去的活動將給使用者帶來法律上的不確定性,而不是法律上的確定性。我們支援一項關於 ABS 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書,正是因為我們的利益攸關者會更欣賞未來遺傳資源獲取和利益分享方面的更大法律確定性。”
為了澄清,巴克使用了超速罰單的比喻,指出如果一個交通標誌今天才被放置在街道上,那麼一個人就不能因為昨天超速而被懲罰。
另一個主要的分歧領域是遺傳資源的衍生物,如 DNA 產生的生物化學物質,是否應被納入或排除在議定書的文字之外,或者留待雙邊談判。第三個分歧領域與傳統知識的納入有關。談判代表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召開前還有幾天時間來敲定這些細節。
對於所有參與談判的人來說,記住聯合國已將 2010 年宣佈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可能會有所幫助。這一年本應標誌著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的降低。但這並沒有發生。相反,動植物物種繼續以驚人的速度滅絕。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該機構評估的 47000 個物種中,世界物種的喪失速度比假設的正常速度快 1000 倍左右。
如果談判代表成功地解決了他們的分歧,理想情況下,全球物種保護和科學可能會迎來新的一天。
“我們需要一種能夠為獲取提供足夠信心的機制,作為交換,獲取得到促進,並促進有趣的研究和利用,”致力於 Rooibos 問題的環境律師事務所 Natural Justice 的約翰娜·馮·布勞恩說。“這將有助於造福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