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或電子煙可能會增加嚴重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

儘管很少有研究專門調查這種關聯,但香菸煙霧和電子煙氣霧劑與肺部炎症和免疫功能降低有關

編者注(9/8/20):本文已更新並重新發布,以反映有關年輕成年電子煙使用者中 COVID-19 診斷率更高的調查結果。

一些專家表示,吸菸或電子煙可能會使您更容易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嚴重感染。

儘管尚未有很多研究專門調查這種聯絡,但大量證據表明,吸菸會抑制肺部的免疫功能並引發炎症。對電子煙的研究要少得多,但初步研究表明,它可能會造成類似的損害。長期吸菸者和電子煙使用者都面臨著更高的患慢性肺病的風險,而慢性肺病與更嚴重的 COVID-19 病例有關,COVID-19 是由新型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名稱。科學家表示,因此,假設吸菸——以及可能吸電子煙——可能會增加患上嚴重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似乎是合理的。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紐約大學朗艾蘭島溫思羅普醫院兒科肺病學主任梅洛迪·皮爾扎達說:“所有這些事情都讓我相信,我們將會有更嚴重的病例——尤其是[在]長期吸菸或吸電子煙的人群中。”* 她自己沒有治療過 COVID-19 患者,“但肯定可以憑常識認為,一旦您有吸菸或吸電子煙的歷史,整個氣道、肺部的防禦機制——一切都會改變,”她說。

只有少數研究直接關注吸菸或電子煙是否會增加人們患嚴重 COVID-19 的風險。中國的一項預印本研究發現,男性因冠狀病毒感染住院的可能性略高於女性,科學家表示,這種觀察可能與該國男性吸菸人數遠多於女性有關。(該論文尚未經過同行評審,已被撤回,因為它基於早期資料。作者寫道,它將很快被更新的版本取代。)另一項研究已線上發表在《中華醫學雜誌》上,該研究涉及 78 名 COVID-19 患者,發現有吸菸史的患者患肺炎的可能性高出 14 倍。**

大量的科學文獻表明,吸菸會使肺部發炎並抑制免疫功能。“對於經常吸菸,我們知道它會抑制氣道的纖毛清除,”皮爾扎達說。“我們有這些被稱為纖毛的[毛髮狀]微小結構,它們負責將毒素和粘液從我們的氣道中排出,並在我們咳嗽時清除肺部。我們知道,當您吸菸和吸電子煙時,這種情況會受到影響。”

在肺部的呼吸道感染期間,往往會有稱為中性粒細胞的白細胞湧入——它們是開始殺死病原體的第一反應者——隨後是淋巴細胞的湧入——它們負責清除感染。“當您確實感染病毒時,會發生一系列非常協調的事件,”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副教授雷·皮克爾斯說。“這些可能是在我們大多數人身上發生的事件,無論我們感染的是流感還是我們感染的是 SARS-CoV-2,”即新型冠狀病毒。“我認為,一旦您開始以任何方式或方向擾亂這一系列事件,事情就會出錯。”

教堂山分校細胞生物學和生理學教授羅伯特·塔蘭說,吸菸是流感的已知風險因素。“吸菸者在某種程度上是免疫抑制的,”塔蘭說。“他們產生更多的粘液。肺部無法很好地清除。存在促炎性變化;免疫細胞也會發生變化。所有這些基本上都導致他們更有可能感染病毒併產生更糟糕的結果。”

塔蘭說,吸電子煙者感染病毒的風險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儘管有一些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他們更有可能感染呼吸道感染。在這篇文章首次發表五個月後,《青少年健康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全國性調查發現,青少年和報告吸電子煙的年輕人被診斷出患有 COVID-19 的可能性是非使用者的五倍。那些報告同時使用香菸和電子煙的人被診斷出陽性的可能性高出七倍。動物研究提供了一些線索。小鼠暴露於電子煙氣霧劑,然後接種肺炎鏈球菌細菌或甲型流感病毒後,存活的可能性較低。而且,一些研究表明,吸電子煙可能會干擾中性粒細胞功能。教堂山分校的科學家已經表明,電子煙的使用抑制了鼻細胞中免疫和炎症反應基因的活性——甚至比吸菸更嚴重。並且一項預印本研究發現,編碼受體 ACE2 的基因(新型冠狀病毒利用該受體感染細胞)在吸菸者中比非吸菸者更活躍。

當然,這些研究都沒有直接表明吸菸或電子煙會增加 COVID-19 感染的嚴重程度,並且尚不清楚之前的研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斷到當前的疫情。但鑑於吸菸和電子煙確實對免疫系統造成了公認的危害,因此假設它們可能會使冠狀病毒感染更糟似乎是謹慎的。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菸草控制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斯坦頓·格蘭茨說:“我認為,對人們來說明智之舉是停止吸菸和停止吸電子煙——並避免二手菸暴露。”他說:“我們並沒有掌握關於此事的每一個小細節。”“但根據我們通常對吸菸和電子煙的瞭解——特別是根據中國一項研究中已經生病的人的吸菸和 COVID-19 的情況,有理由認為,如果您停止做這些事情,您會降低風險。”畢竟,格蘭茨補充說,“有什麼壞處呢?”

*編者注(3/17/20):此句子在釋出後經過編輯,以更新梅洛迪·皮爾扎達的職稱。

**編者注(3/19/20):此句子在釋出後經過編輯,以更正肺炎風險增加的數字。

在此處閱讀更多關於冠狀病毒爆發的資訊此處

Tanya Lewis is a senior editor covering health and medicine at 大眾科學. She writes and edits stories for the website and print magazine on topics ranging from COVID to organ transplants. She also appears on 大眾科學's podcast Science, Quickly and writes 大眾科學's weekly Health & Biology newsletter. She has held a number of positions over her eight years at 大眾科學, including health editor, assistant news editor and associate editor at 大眾科學 Mind. Previously, she has written for outlets that include Insider, Wired, Science News, and others. She has a degre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from Brown University and one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Follow her on Bluesky @tanyalewis.bsky.social

More by Tanya Lew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