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囪吸收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一種理想的物質,能夠在溫室氣體進入大氣層之前吸收煙囪中的二氧化碳 (CO2)。現有的 CO2 海綿存在缺陷:它們可能過於昂貴、執行需要太多能量、不能捕獲太多碳或在長期內不穩定。現在,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化學工程師克里斯托弗·瓊斯和他的同事們開發出一種堅固且持久的固體吸附劑。

這種材料包含富氮化合物,稱為胺,生長在多孔二氧化矽上。胺是中和酸性二氧化碳氣體的鹼。加熱該物質會釋放捕獲的 CO2 以供後續儲存。瓊斯解釋說,這種低成本材料具有超支化結構,這有助於它容納許多胺,並且將其結合在一起的強大化學鍵使其可以經常重複使用。這項引人入勝的發現發表在 3 月 19 日的《美國化學學會雜誌》上。

Charles Q. Choi 是《大眾科學》的撰稿人。他的作品也曾發表在《紐約時報》、《科學》、《自然》、《連線》和《生命科學》等刊物上。在業餘時間,他遊歷了七大洲。

更多作者:Charles Q. Choi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298 Issue 5本文最初以“煙囪吸收”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 298 卷第 5 期 (), p. 38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508-38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