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姿勢的對視是賽前儀式的必備環節。兩位拳手,在試圖將對方記憶中的印記擊退的前一天,站得極近,舉起緊握的拳頭,目光緊盯著對方的眼睛,等待著相機咔嚓聲響起。這似乎一直只是媒體炒作的工具,但伊利諾伊大學的心理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這場戲劇中可能存在預示未來比賽結果的線索。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假設,在這場對峙中,拳手的面部表情中存在著某種東西,揭示了他們之間的競爭動態。一方拳手向另一方傳達了一種微妙的,或許是無意的屈服資訊。一種對對手力量的認可。微笑。
長期以來,面部表情被認為是人們真實感受的可靠指標。事實上,達爾文在他的著作《人類和動物的情緒表達》中認為,這些表情之所以進化出來,正是因為它們發揮了這一重要功能。微笑引起了大量的實證關注,並且通常被解讀為個人即時和長期幸福感的訊號。在一項特別有趣的研究中,高中年鑑照片中微笑的頻率和“真實性”往往預示著多年後更高的主觀幸福感。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微笑在不同的語境中可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這裡的研究人員特別感興趣的是,當在競爭對手之間展示時,微笑可能意味著什麼。研究人員假設,它不僅僅是傳達拳手的良好精神,而是一種屈服的訊號,揭示了拳手對對手的敵意降低和攻擊意願降低。之前的研究支援了這種可能性。在靈長類動物中,露出牙齒被用作屈服或從屬的訊號,一種避免與他人發生潛在有害和攻擊性身體對抗的方式。在人類中,另一項年鑑研究表明,睪丸激素水平越高,與微笑強度顯著相關:睪丸激素越高,微笑越少。在一項獨立的研究中,人們在社會地位較低時往往會更多地微笑。
所以,如果一個拳手知道自己實力不濟,那麼當他在對視中面對對手時,這可能會顯露出來。如果他微笑,他就知道自己有麻煩了。此外,他們假設,這種表現將預測比賽的結果。微笑者會減少攻擊性,更有可能失敗,而對手則會受到這種虛弱表現的刺激,變得更具攻擊性,更有可能獲勝。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研究人員首先讓經過訓練的編碼員對152名綜合格鬥拳手在賽前擺姿勢的照片中的微笑強度進行評分,然後將這些評分與從Fightmetric.com檢索到的比賽客觀表現統計資料進行比較。分析了雙方拳手的有效擊打、有效纏鬥、摔倒和擊倒等結果變數。
正如預期的那樣,微笑強度預測了比賽的結果以及比賽中更詳細的敵意衡量標準。有趣的是,微笑預測了微笑者敵意的減少以及對手敵意的增加。換句話說,似乎雙方拳手都注意到了賽前微笑中傳達的資訊。即使在控制了現有技能差異(即比賽的投注賠率)和力量(身高和體重)的情況下,這些結果仍然成立。儘管如此,不要大幅改變你的賭博策略——與僅僅依靠微笑強度相比,投注線在預測比賽方面仍然做得更好。
為了用實驗證據來跟進這個相關資料,研究人員進行了第二項研究,其中他們向參與者展示了研究1中使用的相同圖片,但這次其中一張圖片被操作成帶有微笑或中性表情。然後,他們要求參與者根據一系列人格維度以及衡量感知到的敵意、攻擊性和支配性的問題對拳手進行評分。正如預期的那樣,參與者認為微笑的拳手較少敵意、較少攻擊性和較少支配性。重要的是,這項研究表明,研究1的結果實際上歸因於拳手微笑的強度,而不是他們身體或面部的其他特徵。
你可能會將此解讀為一種“好人沒好報”效應。但這並不完全正確。作者還研究了賽前照片中的微笑強度是否預測了其他未來比賽中的支配地位和結果。如果微笑只是幫助我們區分溫和的人和好鬥的人,那麼好人應該表現得比他們更具敵意的對手更差。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微笑是特定情境的;它們只揭示了這兩位拳手之間的權力動態,而不是這些拳手是什麼樣的人的持久特徵。一位拳手,因為知道自己實力不濟而在對陣對手 A 時微笑,當面對較弱的對手 B 時,可能會面無表情(反過來說,在那種情況下,對手 B 會被貶低為一個傻笑的人)。
儘管研究人員明確表示他們無法確切知道拳手微笑的原因,但他們懷疑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表現。然而,有可能拳手和其他在競爭環境中的人會戰略性地使用這些屈服的暗示來哄騙他們的對手產生一種虛假的支配感。在某些情況下,讓敵人更接近自己可能會有效。但從這些資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比賽並非如此。戰略性的或不是,在比賽結果確定之前出現的微笑都不是獲勝的微笑。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一篇您想撰寫文章的同行評審論文?請將建議傳送給“心理問題”編輯加雷思·庫克,他是一位普利策獎獲獎記者,也是《紐約客》網站的定期撰稿人。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garethideas與他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