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辦公模式已成為常態,導致辦公樓部分空置。然而,這些空蕩蕩的大廳和辦公室並沒有為我們節省能源,反而繼續大量消耗化石燃料並使我們的地球變暖。但是我們可以改變這種居家辦公帶來的附帶損害。
部分有人辦公的建築物根本無法實現預期的能源使用量減少。例如,當建築物在寒冷氣候下空置時,能源使用量的減少幅度不如預期,因為其中沒有人辦公。為什麼?因為建築設計可以受益於辦公人員的熱量增加。一旦辦公人員離開,暖通空調系統必須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彌補熱量不足,維持基準溫度併為重新使用做好準備。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更多的能源消耗。
部分辦公尤其與當前情況相關,因為疫情高峰過後遠端辦公變得更加普遍,導致許多辦公樓空置或部分有人辦公。建築運營和建造佔全球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這使得基礎設施成為節能的良好目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智慧技術是重要的答案之一。在全球範圍內,我們應該投資於智慧建築技術並採取靈活的策略(例如在部分有人辦公期間放寬恆溫器溫度),以提高能源效率並減少建築物的碳足跡。智慧插頭可以幫助減少待機裝置的能源消耗並提供遠端控制。按需控制通風 (DCV)根據建築物內的人數而不是假定的滿負荷 occupancy 來改變通風,從而在建築物部分有人辦公時減少供暖負荷。根據一個包括我們其中一位成員的團隊的研究,放寬恆溫器設定值可以顯著降低建築物的能源消耗,尤其是在無人辦公時。卡爾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還證明,這些技術可能帶來的節省從不到 1% 到超過 25% 不等,具體取決於個別技術;根據氣候和 occupancy 水平,它們的累積節省可能從 5% 到超過 40% 不等。
減少建築物的能源消耗可以直接減少人類的碳足跡,即他們每天產生的溫室氣體量。科學家通常以 CO2e(CO2當量)來報告這種測量值,它代表所有溫室氣體,以 CO2為單位。減少建築物的能源使用量可以減少電力和熱力的消耗,而電力和熱力在世界各地仍然廣泛地由化石燃料產生,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減少我們的碳足跡將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
在建築物中廣泛採用智慧技術存在若干障礙。主要挑戰包括成本和整合所涉及的技術複雜性。監管和政策限制、辦公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文化抵制、與現有系統的互操作性問題以及對隱私的擔憂也構成了重大障礙。解決這些障礙對於充分利用智慧技術的潛力來減少能源消耗至關重要。
然而,減少建築物的能源消耗並不能在每個國家或城市同等地減少我們的碳足跡,因為電力和熱力生產的 CO2e 會因其產生方式而異。例如,每千瓦時 (kWh) 的 CO2e 在瑞典為 41 克 (g),而在2023 年的德國為 381 克/千瓦時。
最後要考慮的一點是,一些智慧技術,包括智慧照明和插頭,在較溫暖的氣候下可以產生更高的節省。此外,大型辦公樓可以將員工集中到一個區域,並使用諸如在無人房間內放鬆設定值之類的策略來減少能源消耗,前提是它們具有適當的分割槽和暖通空調設計。其他策略,例如靈活辦公桌和酒店式辦公,也可以有效地減少能源消耗。在可能的情況下,資產剝離也可以為減少碳足跡做出重大貢獻。
此外,將辦公人員集中在較少建築物中的最大優勢之一是可能出售或改造整個建築物,例如將其改造成住宅。此過程可以顯著抵消對新建築的需求,從而減少相關的環境影響(例如,使用新的混凝土和鋼材)。
為了實現最大程度的節省,我們必須在所有建築物(包括住宅和辦公室)中使用智慧技術。除了其他節能策略外,這項技術還將透過減少建築物的能源消耗和 CO2e 排放來緩解全球變暖。如果我們未能採用這些技術,建築物將繼續消耗過多的能源,加劇氣候變化並增加運營成本。使用這些措施可能會為科學家、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爭取更多時間來提出解決方案或採用可再生能源來延緩或逆轉氣候變化。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