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電錶讓家庭和企業主能夠更好地控制他們的用電模式,在北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普及率目前已接近 35%,預計到 2020 年將達到近 70%。
但派克研究公司的一項新分析顯示,智慧電錶的未來將是不穩定的,北美地區的部署在 2011 年達到頂峰,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將會下降,因為幫助推動需求的政府激勵措施將到期。
根據派克分析,去年北美地區智慧電錶出貨量達到創紀錄的 1240 萬臺,因為美國和加拿大的公用事業公司和消費者接受了這項技術,該技術允許在家庭或企業層面直接交換供需資訊。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到 2013 年,隨著採用率趨於平穩以及 2009 年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提供的激勵措施到期,此類出貨量預計將降至約 720 萬臺。
派克研究公司副總裁兼該分析報告的主要作者鮑勃·戈恩表示:“復甦法案的目標是加速部署,儘可能多地安裝[智慧電錶],並且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因此,你在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和其他地方看到了一大堆大型專案,這些專案的部署將在今年結束。”
愛迪生基金會電力效率研究所報告稱,截至 2011 年 9 月,美國公用事業公司已在全國範圍內安裝了約 2700 萬個智慧電錶,預計到 2015 年還將有 3800 萬個智慧電錶上線。
報告發現,北美地區安裝量的預計放緩將被歐洲和亞洲的強勁增長所抵消,在歐洲和亞洲,政府指令和其他因素正在推動智慧電錶採用的區域性繁榮。
中國將領先,但中國的電錶“智慧”嗎?
根據派克的說法,全球智慧電錶在 2010-20 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應略低於 5%,歐洲最終將成為該技術的第一大部署者,就家庭和企業使用該裝置的百分比而言。
根據派克的說法,按國家/地區劃分,到 2016 年,中國將成為最大的智慧電錶部署國,安裝量超過 3.1 億臺。
與此同時,該分析預測“非常動態甚至不穩定的區域市場特徵,在預測期內會出現劇烈變化,以及非常不同的通訊技術和標準。”
事實上,派克研究人員發現,與三年前該公司對該技術進行上次重大市場分析時相比,中國智慧電錶的部署速度更快、更積極。
例如,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已大大擴充套件了其先進遠端電錶的使用,該公司認為這是“智慧計量”。但其他人質疑中國的技術是否符合“智慧電錶”的完整定義,因為它不允許完全的雙向通訊以及近乎連續地讀取和儲存資料的能力。
第一代問題依然存在
即使考慮到該技術的侷限性,派克研究公司仍選擇將中國遠端電錶納入其市場分析,導致 2010 年至 2014 年每年額外出貨 4000 萬至 5000 萬臺電表。報告指出:“因此,全球智慧電錶市場的看法已發生巨大變化。”
在其他地區,特別是北美和歐洲,第一代技術(例如專有的無線射頻網路和電力線通訊)的問題給公用事業公司帶來了壓力,要求它們採用基於網際網路協議網路的新開放系統,以便更全面地整合智慧計量工具。
該分析還發現,隨著全球對智慧電錶的需求增長,製造和銷售智慧電錶的公司正變得更大、更全球化。作為這一過程的一部分,該行業正在出現一些企業集團化現象,例如東芝等老牌公司收購了專門從事智慧電錶應用的小型初創公司。
該報告還指出,公用事業公司、監管機構和智慧電錶製造商正在努力解決消費者對第一代智慧電錶的擔憂,許多人表示第一代智慧電錶在電錶精度、資料安全和隱私以及健康影響方面存在問題。
該分析報告指出:“迄今為止的消費者響應體驗讓人質疑消費者最終將如何將智慧電錶融入他們的生活,以及如何調整他們目前的生活方式以響應他們將收到的關於能源使用以及在許多情況下能源價格的資訊。”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連線。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