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生活在一個慢動作的世界裡

對於新陳代謝較快、體重較輕的動物來說,時間似乎過得更慢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人們認為“狗一年”相當於人類七年。但是,一年對狗來說真的感覺像七年嗎?證據表明,不同的物種確實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上體驗時間的流逝。《動物行為學》雜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體重和代謝率決定了不同物種的動物感知時間的方式。

時間感知取決於動物的神經系統處理感官資訊的速度。為了測試這種能力,研究人員向動物展示快速閃爍的光。如果光閃爍得足夠快,動物(和人類)會將其感知為穩定的、不閃爍的光。透過電極測量的動物行為或其大腦活動揭示了每個物種將光感知為閃爍的最高頻率。能夠以更高頻率檢測到閃爍的動物,是以更精細的解析度感知時間。換句話說,對於它們來說,運動和事件似乎會更緩慢地展開——想想動作電影中的慢動作躲避子彈。

進行這項新研究的科學家們收集了先前實驗的資料,這些實驗是關於34種脊椎動物(包括蜥蜴、鳥類、魚類和哺乳動物)處理視覺資訊的速度。科學家們假設,對於必須進行相當於躲避子彈的動物來說——例如,非常快速地對視覺刺激做出反應,以捕捉難以捉摸的獵物或逃避捕食者——以高速度檢測傳入視覺資訊的能力將是有利的。這些動物往往更輕,新陳代謝更快。資料證實了這一假設:以最精細解析度感知時間的物種往往體型更小,新陳代謝更快。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些發現表明,老鼠和大象感知時間的方式差異並非是隨意的,而是透過與周圍環境的互動進行微調的。時間感知、身體結構和生理機能之間的聯絡表明,不同的神經系統已經發展到平衡來自自然環境的壓力和能量守恆。快速感知對於鷹來說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但會浪費鯨魚寶貴的能量。至於菲多,一年對他來說確實比對你來說更長,但可能不是七倍。狗接收視覺資訊的速度至少比人類快25%——剛好足以讓電視節目看起來像一系列閃爍的影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