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綠野仙蹤》中,稻草人渴望擁有大腦,但最終意識到他已經擁有了所需的所有智慧。 類似地,無細胞黏菌——奇異的、膠狀的生物,由一個包含數十億個細胞核的單細胞組成——沒有大腦,但有時表現得像更復雜的生物。
“我們不能說黏菌具有人格,因為人們會非常不安,”法國圖盧茲第三大學-保羅·薩巴蒂埃大學的行為生物學家奧黛麗·杜蘇圖爾說。 但“這些巨大的細胞具有相當複雜的行為,並表現出不同的決策方式。”
杜蘇圖爾和她的同事們對研究特定黏菌物種的三個菌株在試圖尋找食物時如何權衡速度和準確性感興趣。 在向原產於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的菌株展示不同質量的食物來源後,研究人員觀察了這些生物選擇吞噬和消耗哪些食物。 日本菌株行動最快,隨機選擇它找到的任何食物。 澳大利亞菌株花費時間最長,但通常選擇最好的食物。 美國黏菌的決定速度比日本菌株慢,但比澳大利亞菌株快,並且也選擇了最高質量的食物。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在2月份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報告稱,速度快的日本黏菌可能在資源稀缺且競爭激烈的地方具有優勢,因為任何食物都勝過沒有食物。 澳大利亞菌株可能更適合資源豐富的環境,在這些環境中,緩慢的決策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營養益處。 美國菌株可能在兩種環境中都能茁壯成長。
英格蘭謝菲爾德大學的理論和計算生物學家詹姆斯·馬歇爾說,這些發現為關於最簡單生物的決策能力的研究增加了生態學的視角,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花更多時間做出正確的決定在孤立的情況下可能是有意義的,但當與他人競爭時,快速但不準確可能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