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中的大腦實際上非常忙碌,神經細胞的放電頻率幾乎與清醒狀態下一樣。對此活動的一種常見解釋認為,在睡眠期間,神經迴路會重放重要的記憶,這一過程會加強這些迴路中細胞之間的連線,從而幫助學習。
在2013年8月刊的《大眾科學》中,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朱利奧·託諾尼和基婭拉·奇雷利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關於睡眠大腦中發生什麼的理論。他們認為,睡眠期間的大腦活動必須削弱神經連線,而不是加強它們,因為加強會使大腦的電路飽和,並消耗如此多的能量,以至於大腦無法繼續編碼新資訊。
簡而言之,作者提出睡眠對於突觸穩態至關重要,突觸穩態是將腦細胞恢復到基線狀態。他們認為,這種功能對於所有生物都是必不可少的,並解釋了普遍存在的睡眠需求。他們二十多年來進行的實驗結果迄今為止證實了這一假設。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研討會上發表的演講影片中,託諾尼展示了這一證據,並解釋說,睡眠是我們為大腦響應清醒生活事件而重塑自身能力所付出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