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在海洋中發生得更慢

現在還有時間減緩工業捕撈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當我們考慮地球上野生動物的狀況時,普遍的共識是,人類在物種滅絕方面並沒有良好的記錄。

在過去的500年中,大約有500種陸地物種因人類活動而滅絕,但與海洋相比,情況看起來要好得多——科學家們只統計到海底有15種物種滅絕。

一篇新的論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該論文考察了海洋野生動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並斷言海洋動物種群的健康狀況與數百甚至數千年前的陸地動物親屬一樣,當時主要的生態破壞尚未發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生態學、進化和海洋生物學教授道格拉斯·麥考利說:“我們想知道陸地野生動物的健康狀況與海洋野生動物的健康狀況如何匹配。”“當我們把我們產生的影響程度排列起來時,我們看到,如果你把海洋與我們在陸地上破壞野生動物的程度相比,海洋狀況良好。”

但作者表示,隨著海洋日益工業化,未來100年可能會使水下的情況變得像陸地上一樣嚴峻。

歷史對海洋野生動物較為仁慈
研究人員綜合了多項研究的資料,將陸地上的工業革命與當前人類利用海洋的模式進行了比較。

麥考利說,幾千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簡單的工具捕獵動物——想想矛和猛獁象。然後,我們開始使用更精密的工具,如漁網和弓箭。然後,我們用獵槍取代了它們,同時也透過棲息地退化間接地影響了野生動物——建造城市和工廠,清理森林和其他自然棲息地來做到這一點。

麥考利說,如果我們採用這種敘事方式,看看它在海洋中是如何展開的,那麼很多敘事方式的早期部分已經上演,但只是在過去的50年裡,相對而言,在這個過程的後期,人類才開始使用更多的工業工具來捕撈海洋動物。

他說:“現在我們看到700英尺長的拖網漁船,並用衛星尋找魚類。”“我們把所有的技術都放進了工具箱裡,這真的提高了我們對海洋野生動物的影響的程度。”

當研究人員繪製出海洋變化率,並將其與我們已經從陸地上了解到的情況進行比較時,他們發現社會正處於海洋工業革命的懸崖邊。

麥考利說:“在很多方面,這項研究就像意識到75年前氣候變化正在我們周圍發生一樣。”“如果我們提前弄清楚,我們真的可以做些什麼,但對於海洋,我們仍然有這個機會。”

生存危機可能在未來隱現
作者強調,海洋的相對健康意味著我們仍然可以有所作為。

霍普金斯海洋站主任、斯坦福大學教授斯蒂芬·帕盧比說,建立更多的海洋保護區,管理捕撈活動,以及規範海洋的工業用途,都是我們可以採取的步驟。

論文的合著者帕盧比補充說,然而,氣候變化是懸在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上的烏雲。

他說:“如果我們不擺脫目前的排放曲線,世界上所有的海洋保護區都無法拯救海洋。”“我認為這是海洋將要面臨的生存危機。我們還沒有到那一步,但我們會到的。”

麥考利認為,這篇論文傳達的資訊既是警告,也是希望。不過,時間至關重要。

他說:“在許多方面,海洋中的破壞並沒有那麼嚴重,以至於我們無法啟動恢復。”“海洋生命的基礎已經缺失了15塊磚,對於你我來說,拿著泥刀和一些水泥出去,把東西支撐起來仍然相對容易。當這個地基的整個部分都消失時,這就變成了一項重大的建設工程。”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