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兩百萬到三百萬年前,一種靈長類動物從森林走向稀樹草原。它的腿變得更長,肌肉更大,腳掌更寬。它進化出了汗腺,使其能夠在炎熱的非洲陽光下保持涼爽。根據最近的研究,大約也是在這個時候,一種名為CMAH的單基因突變在整個物種中傳播開來。現在,一項針對小鼠的研究支援了這樣一種觀點,即這種基因調整使人類能夠長距離奔跑,並將獵物追捕至筋疲力盡。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生物學家阿吉特·瓦爾基表示,這種突變使CMAH基因完全失活。瓦爾基想知道這種基因事件與長跑天賦之間是否存在聯絡。由於所有人類都擁有相同的非功能性基因,他無法簡單地比較擁有不同版本基因的人的跑步能力。但他花費數年時間研究經過培育而具有與人類相同的CMAH失活的小鼠,以深入瞭解糖尿病、癌症和肌肉萎縮症。瓦爾基的研究表明CMAH缺失與肌肉生物學之間存在聯絡,但他需要證據。
“大約10年來,我一直試圖說服我實驗室的某個人讓這些小鼠在跑步機上跑步,”瓦爾基說。當他最終做了這個實驗時,“瞧,沒有任何訓練,[CMAH缺陷小鼠]的跑步能力提高了一倍半。”這些齧齒動物的肌肉——尤其是後肢的肌肉——更有效地利用氧氣,並且更能抵抗疲勞。這項研究結果於 9 月份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 B》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哈佛大學生物學家丹尼爾·利伯曼在 2004 年假設,跑步——而不是僅僅是雙足行走——在人類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利伯曼沒有參與這項新的小鼠研究,他說這是“第一個真正優秀、嚴謹的基因研究,它符合我們對跑步在現代人類崛起中所起作用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