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款iPhone中最受關注的新功能是虛擬助手Siri。您可以對她發出各種驚人的語音指令,無需任何培訓或特殊語法,並驚歎於她為您效勞。
您可以說“呼叫我的助理”或“早上八點叫醒我”或“星期五下午2點與伍德沃德醫生預約”。您可以說“我從這裡怎麼去機場?”或“播放泰勒·斯威夫特”或“當我到達辦公室時,提醒我提交史密瑟斯報告。”您可以問她一升有多少液體盎司,或者到火星的距離,或者喬治·華盛頓何時出生。
在每種情況下,Siri都會短暫地聯絡Apple的伺服器,然後用平靜的女聲回應,同時顯示您請求的資訊。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提供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然而,沒過多久,網際網路上的自作聰明的人就開始問她一些沒有具體答案的問題——並驚歎於她機智,有時甚至尖刻的回答。
你:“Siri,我愛你。” Siri:“真貼心,David。現在我們可以回到工作了嗎?”
你:“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Siri:“我現在無法回答,但請給我一些時間寫一個非常長的劇本,裡面什麼都不會發生。”
你:“開啟倉門,Siri。” Siri:“對不起,David,恐怕我做不到。[停頓] 你現在高興了嗎?”
Siri在語音控制方面是一項突破,這是肯定的,但她也是計算機化個性方面的一項突破。問題是:我們想要我們的裝置具有個性嗎?
程式設計師和設計師一直都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每個作業系統的建立者都必須提出一種與人溝通的統一語法。多年來,各家公司都在不同的理念之間猶豫不定。
在Siri出現之前,Apple的軟體一直避免使用諸如“我”和“你”之類的人稱代詞。結果:出現了一些笨拙的被動語態,例如“The document could not be opened because it could not be found.”(由於找不到該文件,因此無法開啟)。
微軟的對話方塊英語不僅偏愛被動語態,而且通常是針對程式設計師,而不是人類:“SL_E_CHREF_BINDING_0UT_0F_T0LERANCE: The activation server determined that the specified product key has exceeded its activation count.”(SL_E_CHREF_BINDING_0UT_0F_T0LERANCE:啟用伺服器確定指定的產品金鑰已超過其啟用計數。)啊,當然!
花旗銀行的自動櫃員機位於艾米麗·波斯特禮儀規範的另一端。他們將“我”/“你”的個人化方法運用到了極致。“您好。有什麼可以幫您?”歡迎介面上寫道。當您登出時,您會收到“謝謝您。很高興為您服務。”這些機器甚至試圖為使用者自己的愚蠢錯誤承擔責任:“對不起,我不識別該密碼。”
現在,在內心深處——實際上,並沒有那麼深——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計算機並不是真的在與我們互動;它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由某處的程式設計師編寫的。那麼,軟體公司為什麼要費心呢?如果每個人都知道這只是一個技巧,我們還應該關心我們的機器有多麼有人情味嗎?
是的,我們應該關心。
毫無疑問,設計師的意圖是透過模擬與人類同伴的隨意對話,使他們的機器更加使用者友好。但是這種意圖有一個副作用:在嘗試編寫像人一樣說話的機器時,程式設計師被迫像人一樣思考。
以花旗銀行為例,以第二人稱對話風格編寫訊息迫使工程師們將自己置於真實人類的思維模式中。您不能為您的ATM編寫“我”宣告,而不考慮這些訊息的邏輯、術語和清晰度。以這種心態寫作的人永遠不會想出“The activation server determined that the specified product key has exceeded its activation count.”(啟用伺服器確定指定的產品金鑰已超過其啟用計數。)
與此同時,Siri“個性”的巧妙之處在於,她不在乎您說“會下雨嗎?”或“我需要雨傘嗎?”或“天氣預報是什麼?”她被程式設計為理解任何措辭。這一次的回報不僅僅是使用者友好性;而是快樂。當Siri第一次就做到了您想要的事情,當您沒有閱讀任何說明或遵循任何規則時,您會為自己的即時掌握感到自豪。
所以是的,當然,像人一樣對話的機器完全是假的,我們知道這一點。但是心理學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就像當我們觀看精彩的魔術表演時,即使我們知道這都是一個技巧,我們仍然會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