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物理學家喬瓦尼·巴蒂斯塔·阿米奇在他的佛羅倫薩實驗室中將一滴液體放在標本上,提高了透過顯微鏡目鏡看到的影像質量。現在,165 年後,全球半導體行業才開始採用阿米奇的創新技術。
在薄液層下浸泡晶片的決定將允許製造具有病毒寬度特徵的電路。這種復古的解決方案——19 世紀與 21 世紀的相遇——也恰好紀念了半導體行業最具影響力的技術論文發表 40 週年,這篇論文是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E·摩爾題為“將更多元件塞進積體電路”的論文。摩爾預測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將每 12 個月翻一番(後來修訂為每 24 個月),這從單純的預測變成了鐵律,相當於自然法則,該法則規定,如果晶片功率不能繼續每兩年呈指數級增長,該行業肯定會遭受某種未指明但肯定會很嚴重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