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應該接種加強針嗎?這是我們所知道的

專家們權衡了關於是否以及何時可能需要額外劑量的冠狀病毒疫苗的常見問題

A masked man recieves a vaccination.

2021年8月,一名男子在耶路撒冷接種第三劑輝瑞 COVID 疫苗。以色列一直在為所有 50 歲及以上公民提供加強針。

Nir Alon Alamy

本週,拜登政府宣佈,將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以及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疫苗諮詢小組批准後,開始為大多數美國人在接種第二劑輝瑞或 Moderna 的信使核糖核酸 (mRNA) 疫苗八個月後提供 COVID 加強針。人們將從 9 月 20 日開始接種加強針。醫護人員和養老院居民將成為首批符合資格的人群。

這項宣佈出臺之際,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是否需要加強針,哪些人應該接種以及何時應該接種。此前不到一週,疾控中心建議中度或高度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應該接種額外的疫苗,因為有證據表明,他們可能對兩劑疫苗的反應不足。最新的建議是根據來自以色列、疫苗製造商和幾項美國研究的資料釋出的,這些資料表明,疫苗引起的 COVID 免疫力在六個月後減弱,並且疫苗在預防冠狀病毒臭名昭著的 Delta 變體的輕度或中度疾病方面的效果不如對抗早期毒株。然而,兩劑 mRNA 疫苗似乎仍然對重症和死亡提供出色的保護。

喬·拜登總統的首席醫療顧問安東尼·福奇週三在白宮新聞釋出會上說:“如果你等到壞事發生……,你就會大大落後於你真正的充分響應能力……。你想保持在病毒的前面。”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並非所有專家都相信大多數健康人需要加強針。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當全球大部分人口尚未接種一劑疫苗時,富裕國家向已經接種疫苗的人分發疫苗是不道德的。但拜登政府為自己的決定辯護,稱美國政府不應不得不在保護本國公民和保護世界其他地區之間做出選擇。與此同時,一些專家認為,與為已經接種疫苗的人接種加強針相比,為更多尚未接種疫苗的美國人接種疫苗將是保護人口的更有效策略。

大眾科學 詢問了拉荷亞免疫學研究所病毒學家兼教授 Shane Crotty,以及紐約大學和紐約市貝爾維尤醫院的傳染病專家兼流行病學家,以及拜登-哈里斯過渡期 COVID-19 諮詢委員會成員 Céline Gounder,關於是否需要加強針和其他問題。

[以下是採訪的編輯稿。]

我們需要加強針嗎?如果需要,誰最需要?

GOUNDER:資料清楚地表明,即使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面對 Delta 變體,疫苗仍然對重症、住院和死亡具有高度保護作用。我們沒有看到針對住院和死亡的保護作用減弱。我們看到的是,在感染方面,針對 Delta 變體的免疫力有所降低。

顯然應該接種額外劑量的群體包括高度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實體器官移植接受者、艾滋病患者、因癌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的人——這些人對疫苗接種的反應較弱。有些人會對額外劑量做出反應,但並非所有人都會。此外,還有養老院的人,我們在那裡看到突破性感染惡化並導致重症和死亡。未接種疫苗的護理人員可能會將病毒引入養老院。為養老院居民接種額外劑量是有意義的,但如果您將額外劑量給予護理人員,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影響。除此之外,目前在美國真的沒有明確的資料支援為普通大眾接種額外劑量。

CROTTY:這歸結為“需要”這個詞。人們的意思各不相同。過去一個月的資料引發了人們對 Delta 以及保護作用持續多久的足夠不確定性,我認為政府決定對加強針採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是合理的方法。你不想太晚做出決定。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絕對需要加強針。在五月、六月和七月,有一些零星的資料表明,許多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對兩針疫苗的反應不佳,但對三針疫苗的反應更好。現在有一項臨床試驗清楚地表明,第三劑疫苗有助於某些類別的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如果人們在接種一到兩劑疫苗後具有良好的 T 細胞[一種免疫細胞],他們對第三劑疫苗具有良好的抗體反應。我們應該為 80 歲以上的人接種加強針嗎?這完全有道理。這不是一個龐大的人群,而且我們知道他們處於非常高的風險之中。那麼 70 歲、60 歲、50 歲以上的人呢?這些都是真正的政策決定。

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有多好?

CROTTY:看起來疫苗產生了高質量的免疫記憶。《科學》雜誌上週發表了一篇關於 Moderna 疫苗 的論文,顯示第二次疫苗接種後六個月的抗體,並且沒有太大的下降。我們公開了 mRNA 疫苗(低劑量 Moderna)接種後六個月的 T 細胞記憶的第一個資料。疫苗接種後一到六個月之間,T 細胞記憶幾乎沒有變化。它可能會持續一年以上。看看來自英格蘭的資料——他們有很多 Delta,疫苗對它非常有效。與冬季浪潮[英國首次發現的 Alpha 變體廣泛傳播時]相比,Delta 浪潮中的住院和死亡人數存在巨大差異。需要加強針嗎?對於住院或死亡,不需要。

加強針會起作用嗎?是的,Moderna 臨床試驗資料以及輝瑞的資料都表明了這一點。它們將提高抗體滴度。但我們需要它們嗎?不確定。

您如何看待以色列的資料,這些資料表明疫苗免疫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顯著下降?

CROTTY:就疫苗效力減弱而言,以色列的資料是目前最好的。但以色列官員尚未[在科學期刊上]發表任何內容。我從流行病學家那裡得到我的線索。混雜因素非常重要。以色列在二月和三月在疫苗功效方面存在許多[明顯的]問題。他們最終發表了一篇論文,表明疫苗效果很好。現在看起來[有效性]有所下降,並且可能大幅下降。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

GOUNDER:以色列的資料確實存在問題。它們受到年齡和其他因素的混淆。它們需要共享,而不是以 PowerPoint 幻燈片的形式;原始資料需要共享。我不會根據以色列的資料做出任何決定。

實驗室資料也構成了一個問題。所謂的中和抗體是保護作用的最佳相關因素。但是當你在六個月到一年後測量它們時,情況就不清楚了。如果你對你曾經感染過的每一種感染都有抗體,你的血液真的會變成汙泥。如果你看到被稱為記憶 B 細胞和 T 細胞的免疫細胞消失,那是一個不同的問題。你期望抗體會下降,儘管如此。

接種了強生疫苗的人應該接種加強針嗎?

CROTTY:在我看來,現在是那些接種了強生疫苗的人接種第二劑疫苗的時候了。Delta 變體的傳播速度比以前的毒株快得多。現有資料表明針對 Delta 的免疫力減弱。一項大型強生 COVID-19 疫苗研究剛剛釋出,其中包括 Delta 變體病例——一項在南非進行的 50 萬人研究。該疫苗提供 93% 的死亡保護和 71% 的 Delta 住院保護。這看起來與接種過一劑強生疫苗的人想要加強劑量是合理的相符。[編者注:此答案改編自 幾個Twitter 帖子 Crotty 向我們提及。]

GOUNDER:我們很快就會有來自臨床試驗的資料,該試驗研究了低劑量與高劑量以及單劑量與兩劑量強生疫苗方案。這些資料將有助於指導關於為已接種一劑強生疫苗的人接種額外劑量疫苗的建議。

我們應該混合搭配疫苗嗎——例如,腺病毒疫苗,如阿斯利康或強生疫苗,加上 mRNA 疫苗?

CROTTY:對於接種了病毒載體疫苗[如阿斯利康或強生疫苗]的人來說,很明顯,後續劑量的 mRNA 比第二劑阿斯利康更好,也比兩劑 mRNA 更好。有資料支援混合疫苗接種可以追溯到[至少] 20 年前——這被稱為異源啟動-加強。順序很重要。我不會先接種輝瑞,然後再接種強生。但你可以考慮先接種輝瑞,然後再接種蛋白質疫苗[一種含有 SARS-CoV-2 蛋白質片段的疫苗,例如 Novavax 生產的疫苗,該疫苗尚未在美國獲得授權]。

GOUNDER:我們需要更多地談論異源啟動-加強:腺病毒疫苗之後是 mRNA 或腺病毒之後是蛋白質疫苗——我們很可能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我們還應該考慮鼻內吸入疫苗。這些疫苗更擅長啟動粘膜免疫[鼻子和上呼吸道的免疫力]。

第三針會產生副作用嗎?如果會,副作用可能有多嚴重?

GOUNDER:可能更多的是相同的副作用:輕度發燒、痠痛、疲勞。但並非所有人都會出現這些症狀。

當世界上還有那麼多未接種疫苗的人時,為已接種疫苗的人接種加強針是否合乎道德?

CROTTY:我認為這是一個虛假的兩難境地。疫苗會過期;你不會移動它們。在美國,最好的情況是如果我們讓所有未接種疫苗的人都接種疫苗。這將遠勝於處理加強針。數學甚至都不接近

GOUNDER:顯然,僅僅給人們接種額外劑量會產生收益遞減。透過減少社群傳播[透過為未接種疫苗的人接種疫苗],你可以產生更大的影響。

我們需要多久接種一次加強針?會只接種一次,還是會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接種一次?

GOUNDER:我真的很討厭“加強針”這個詞,因為它暗示了年度疫苗。我認為 COVID 疫苗最類似於乙型肝炎疫苗。我們不提供年度乙型肝炎疫苗。這真的是最佳化劑量方案——多少劑量以及間隔多久。我認為它根本不會是每年一次。我認為我們正在看到這種情況變成一種地方性病毒。我們的想法是將它從一種會讓你住院或殺死你的東西轉變為像普通感冒一樣的東西。

Tanya Lewis大眾科學負責健康和醫學的高階編輯。她為網站和印刷雜誌撰寫和編輯有關從 COVID 到器官移植等主題的故事。她還出現在大眾科學的播客Science, Quickly 中,並撰寫大眾科學的每週健康與生物學新聞通訊。她在大眾科學的八年工作中擔任過許多職位,包括健康編輯、助理新聞編輯和大眾科學思維副編輯。此前,她曾為 Insider、Wired、Science News 等媒體撰稿。她擁有布朗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學位和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科學傳播學位。在 Bluesky 上關注她 @tanyalewis.bsky.social

更多作者:Tanya Lew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