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睡病(或錐蟲病)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流行病,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衰弱性疾病。當引起這種疾病的寄生性原生動物在被嗜血的采采蠅傳播後數週或數月進入神經系統和大腦時,它會使受害者陷入急劇衰退,表現為抑鬱、攻擊性、精神錯亂行為、睡眠模式紊亂,如果不治療,則會導致死亡。
令人欣慰的是,一項協調一致的跨國努力在本世紀已將該疾病的報告發病率降低了 92%,從 2000 年的 26,550 例降至 2016 年的僅 2,164 例。這使得對抗昏睡病的鬥爭有望實現世界衛生組織 (WHO) 到 2020 年消除該疾病的目標,根據十二月發表在《PLOS 被忽視的熱帶病》上的一項研究。由於減少採採蠅數量的方法日益複雜,在同一時期,人們面臨感染風險的地區也減少了 61%。
為什麼不一勞永逸,透過從整個非洲大陸根除采采蠅(發音為 TET-see)來結束昏睡病呢?這是非洲聯盟泛非采采蠅和錐蟲病根除運動的既定目標。但是另一項新研究,於 12 月發表在《BioScience》雜誌上,呼籲重新審視這種方法。“重要的倫理問題仍然存在:根除采采蠅在道德上是否合適?”昆蟲學家傑雷米·布耶及其合著者寫道。布耶說,這項研究為正確思考一個問題制定了一個方案,這個問題比乍看起來更不簡單、更重要。布耶曾在塞內加爾從事采采蠅控制工作七年,現在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從事害蟲控制計劃。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首先,根除采采蠅不是要擺脫單一物種,而是要擺脫整個名為 Glossinidae 的分類學科,該科在非洲有 31 個物種和亞種。保護主義者通常從不屬於它們的棲息地根除引入或入侵物種;但研究指出,采采蠅是非洲本土物種,並且具有“複雜的生物學和獨特的進化歷史”。
雌性一次在其腹部撫養一隻幼蟲,並像哺乳動物一樣“分泌乳汁”,在子宮內餵養它。當她最終排出幼蟲時,她已經為它提供了足夠的食物,使其能夠鑽入地下,作為蛹成熟,並在大約一個月後變成成蟲。這些特徵有助於證明保護主義者所說的“內在價值”——既指物種賦予自身生命體驗的價值,也指其作為獨特物種的進化和生態特徵的價值。
但該研究的合著者、博伊西州立大學的尼爾·卡特表示,在研究人員制定思考采采蠅根除問題的方案時,證明內在價值的合理性被證明是難以捉摸的。量化“工具價值”更容易——一個物種對人類、其他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成本和收益。例如,一方面,采采蠅可能對牲畜和人類都具有毀滅性;在桑給巴爾島上消滅這些昆蟲使更多的小農戶能夠飼養牛,將其收入提高了 30%。另一方面,清除采采蠅可能會導致更多的牛侵佔自然區域,從而與野生動物發生衝突。
在考慮瞭如此多的利弊之後,該研究得出結論,“完全基於工具價值的論點並不能為全球根除采采蠅提供有力的支援。”但該研究表示,“在道德上是合理的”去識別采采蠅構成威脅的地區,然後控制或消除當地種群。
對於作者來說,重點在於重要的是要認真思考倫理和實踐影響,而不是僅僅根據最初的衝動來根除害蟲。例如,卡特說,在印度孟買市中心的國家公園裡消滅豹子似乎是常識——孟買市已圍繞公園發展成為一個擁有 2000 萬人口的城市。但事實證明,豹子主要以城市中數量龐大的野狗為食。因此,失去捕食者可能會大大增加狗咬傷和狂犬病的發生率。
幾乎不可能預測一個物種未來的工具價值。例如,矛頭蝮曾經被認為只是一種致命的南美洲蝰蛇。但從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其毒液成為首批 ACE 抑制劑藥物的來源,這是一種改變心血管疾病治療的藥物。卡特表示,他對人類越來越願意“公開害蟲物種的所有益處和成本”“並作為一個社群達成結論,而不是必須說,‘哎呀,為時已晚’”,感到樂觀。
辛巴威獸醫服務部采采蠅和錐蟲病控制中心前主任格林·維爾表示,他歡迎該研究反對根除的立場。但他也嚴厲批評了布耶的僱主國際原子能機構,因為它大力推廣“不育昆蟲技術”——一種透過釋放大量經過輻照消毒的蒼蠅來破壞昆蟲繁殖的方法。他說,這項技術過於昂貴,並且對采采蠅無效,與其說它改善了非洲人民的健康,不如說它更多地是為了提升國際原子能機構展示原子能和平用途的議程。布耶表示,他早在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之前就開始了這項研究,並且該研究不是關於不育昆蟲技術,而是關於根除的倫理。
格拉斯哥大學錐蟲病專家邁克爾·巴雷特表示,“人們已經嘗試消滅采采蠅 100 年了,但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成功”,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最近最大的成功來自“浸有殺蟲劑的小型目標物”——廉價的手帕大小的藍色織物,放置在采采蠅出沒地區的棍子上。蒼蠅被顏色吸引,並在著陸時沾上殺蟲劑,從而“令人難以置信地減少了采采蠅的數量和疾病的發生率”,他指出。
巴雷特曾擔任世衛組織 2018 年消除該疾病工作組的主席,他對一種流行病學技術也持樂觀態度,該技術計算了疾病透過采采蠅叮咬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頻率。感染的數學建模可以估計將傳播降至零所需的采采蠅數量減少量。它消除了疾病,但不一定消除了蒼蠅本身。
另一個樂觀的原因來自於昏睡病治療方法的改進,昏睡病有兩種型別。目前的治療方法充其量是不方便的。一種型別的疾病需要每天靜脈注射兩到四次,至少持續一週——這在昏睡病最常見的偏遠、孤立和貧困地區是一個挑戰。另一種型別需要注射,這種注射非常痛苦,被比作將辣椒直接注射到心臟;它還會導致每 20 名患者中就有 1 人死亡。但去年年底,歐洲藥品管理局批准了一種名為非西硝唑的新藥,該藥為藥丸形式,用於治療第一種型別的昏睡病。預計很快將批准其用於治療另一種型別,非洲個別國家批准使用該藥似乎也很有可能。
這些發展可能會使擬議的根除采采蠅不僅顯得不切實際,而且在不久的將來也顯得無關緊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