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抗精神病藥物越來越多地被開給被診斷患有多種疾病的兒童和青少年。這些藥物有助於緩解某些疾病的症狀,如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但在其他疾病中,它們的有效性令人質疑。然而,超說明書用藥正在增加,尤其是在接受公共援助和醫療補助的兒童中。精神病通常在成年期出現,僅影響少數兒童和青少年。然而,超說明書處方最常針對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ADHD) 相關的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現在真正令人擔憂的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可能存在嚴重的副作用,而且這些副作用在青少年中可能比在成人中更嚴重,”費城兒童醫院的全科兒科醫生和 PolicyLab 聯合主任大衛·魯賓說。在此,我們回顧了常用於治療五種兒童疾病的抗精神病藥物的有效性證據。但益處是否大於風險?
精神分裂症
過去 10 年進行的幾項隨機對照試驗的證據強烈表明,抗精神病藥物是治療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方法。事實上,FDA 已批准五種藥物——利培酮、阿立哌唑、奧氮平、喹硫平和帕利哌酮——用於 13 至 17 歲的青少年。
雙相情感障礙
最近的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會加速雙相情感障礙兒童躁狂和混合發作的消退,並增加疾病進入緩解期的可能性。FDA 已批准與治療精神分裂症青少年相同的藥物組合用於 10 至 17 歲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但帕利哌酮除外。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自閉症
FDA 已批准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用於治療五歲或六歲兒童的自閉症譜系障礙相關的行為問題。這兩種藥物都被發現可以減少自閉症兒童的易怒、攻擊性、自殘、發脾氣和情緒波動。在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研究之一中,利培酮減少了行為症狀,減輕了自閉症典型的刻板興趣和重複行為,但對社交和溝通缺陷沒有影響。
ADHD 和破壞性行為障礙
醫生經常給患有品行障礙、對立違抗性障礙或 ADHD 的年輕人開抗精神病藥物,即使這些藥物未獲準用於治療這些疾病。在 2012 年對 2000 年至 2008 年間進行的八項隨機對照試驗的回顧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現代抗精神病藥物減少了患有破壞性行為障礙的兒童的攻擊傾向,但效果僅略微顯著。2011 年一項關於這些抗精神病藥物的超說明書用途的調查發現,支援其對僅被診斷患有 ADHD 的兒童有效的證據“低或非常低”。
強迫症和圖雷特綜合徵
研究表明,利培酮和喹硫平與抗抑鬱藥聯合使用時可以改善成人強迫症 (OCD) 的症狀,但一些病例報告表明,此類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會加重或誘發兒童新的強迫症症狀和焦慮症。幾項開放標籤試驗(研究人員和參與者都知道參與者正在接受何種治療)發現,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減少兒童的強迫行為和抽動,但還需要更嚴格的研究。
處方藥正在增加
在 2002 年至 2009 年間,兒童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處方量增加了 65%,從 290 萬份增加到約 480 萬份。根據 2012 年發表在《JAMA Psychiatry》上的一項研究,驚人的 90% 的處方藥是超說明書用藥,其中 ADHD 和破壞性行為障礙約佔兒童和青少年抗精神病藥物總用量的 38%。魯賓說,增長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缺乏替代資源”,因為許多醫生將抗精神病藥物視為在無法獲得治療和其他干預措施時的權宜之計或創可貼。
副作用值得嗎?
現代抗精神病藥物被稱為“非典型”,以區別於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最初被宣傳為比它們的先驅者更安全的替代品。然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顯然與一系列嚴重的副作用有關,例如體重增加、糖尿病、高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在一項針對 116 名早期發作精神分裂症青少年的研究中,服用利培酮的兒童在服用藥物八週後平均體重增加了 8 磅,而服用奧氮平的兒童平均體重增加了 13 磅,這促使安全審查委員會提前終止了奧氮平組的試驗。範德比爾特大學研究人員在 2013 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兒童患 2 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是不服用該藥物兒童的三倍。
此外,遲發性運動障礙(一種導致強迫性運動的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伴隨著兩類抗精神病藥物。2008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中約有 4% 發生這種情況,而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中約有 5.5% 發生這種情況。雖然舊藥的風險更高,但一個重要的警告是,遲發性運動障礙通常只發生在人們服用藥物多年之後——比迄今為止關於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大多數臨床試驗的時間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