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是否應該透露他們在多大程度上藉助技術進行創作選擇?

藝術家應該在多大程度上透露他們讓技術做出一些選擇?

傑伊·本特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看到“鋼琴雜耍”。那是 1989 年 12 月,在約翰尼·卡森的今夜秀節目中。

卡森的嘉賓在地板上演奏了一架超大鋼琴的琴鍵——用彈跳的球敲擊它們。他越玩越快,向下雜耍。貝多芬的《致愛麗絲》已經夠令人驚歎了——但李斯特的快速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呢?觀眾都瘋了。任何人怎麼可能完美地擊中琴鍵和節奏?

沒有人能做到。在一次特寫鏡頭中,我看到“鋼琴”是一個四英尺寬的觸控面板。“琴鍵”似乎只是畫在上面。球擊中哪裡並不重要;每次擊中都會觸發程式序列中的下一個音符。他控制了節奏,但其餘的都是自動的。當然,有節奏地拋球並不容易,而且這個表演仍然非常有趣。但觀眾顯然相信他也擊中了特定的琴鍵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看到觀眾被矇在鼓裡,讓我一生都在思考:藝術家是否有義務透露他的或她的創造力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技術的輔助?

我曾經很喜歡大眾攝影雜誌——直到它在 3 月份停刊,結束了 80 年的歷史。它的目的是教讀者如何拍攝更好的照片。為此,它在每張圖片上都發布了攝影師使用的設定:例如,“1/400 秒,光圈 f/5.6,ISO 1000”。這一串數字總是讓我感到絕望。像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怎麼可能學會為特定照片撥出快門速度、光圈和感光度 (ISO) 的組合?

最終,一位專業攝影師告訴我一個小秘密:即使是專業人士也經常讓相機選擇部分或全部這些設定。例如,他們可能會使用快門優先模式(相機選擇光圈)、光圈優先模式(相機選擇快門速度)甚至全自動模式(相機選擇所有設定)。

然而,即使在自動模式下拍攝的照片,在雜誌中也被描述為,你知道,“1/400 秒,光圈 f/5.6,ISO 1000”。是的,這些確實是設定——但所有讀者都知道,是相機選擇了它們,而不是人。這些規格誤導了我們這些渴望成為頂級攝影師的人。

蘋果公司的 Mac 電腦上的 GarageBand 程式讓您只需將圖塊拖入網格即可建立完全編排的“作品”。一切聽起來都很棒,無論您是否瞭解節奏、音高或和聲。在 GarageBand 推出時,其產品經理告訴我,即使該程式半自動化了作曲過程,它仍然讓人體驗到了真實的東西。它可以激勵新手學習音樂,也許拿起樂器。

同意。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工作是他們的,我們如何衡量藝術家的才華?這會影響我們為他們的作品支付多少錢嗎?商業音樂家使用 GarageBand 製作他們的曲目時又如何呢——就像 Oasis 和許多獨立樂隊所做的那樣?

每個人都知道,如今技術幾乎輔助了每一項創造性努力,從四歲的孩子將油漆滴到轉盤上製作旋轉藝術的那一刻起。我們也意識到好萊塢使用計算機進行特效,並且大多數流行歌曲都經過自動調音和音高校正。但在這些情況下,觀眾都知道機器提供了幫助。

當技術的幫助對我們隱藏起來並歸功於人類時,情況就不同了。這就是為什麼在現場音樂會上假唱仍然存在爭議,以及為什麼運動員因秘密使用藥物或其他效能增強劑而被取消資格。披露我們的創意作品何時來自罐裝零件不僅對知識誠實很重要;它也將為進入創意領域的機器人浪潮提供更好的晴雨表。(如果您還沒聽說,機器人現在能夠創作合唱曲和繪製肖像。)

如今,即使是專業的音樂家、藝術家和表演者也可以用開關代替人類的才華。公眾不應該知道哪個是哪個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