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已經認識到遠洋船舶的螺旋槳和船頭對鯨魚和其他大型海洋哺乳動物造成的危險。並且已經採取措施來追蹤和遏制此類船舶撞擊事件。但《海洋科學前沿》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船舶還會撞擊大量小型海洋動物——它們的受傷或死亡率高於之前的預期。
研究人員篩選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屍檢結果、目擊者報告和其他軼事資料,發現船舶和小型船隻至少撞擊了 75 個物種,包括海豚、鯊魚、海獺、海豹、企鵝和海龜。其中包括脆弱物種,如極度瀕危的肯普氏海龜和瀕危的赫氏海豚。幼年動物尤其面臨風險,因為它們更愛玩耍,經驗較少,並且可能會在父母覓食時被單獨留下。花大量時間在水面睡覺的物種(如水獺)也面臨更高的危險。“當我們開始研究這個問題時,我非常驚訝地發現所有這些其他物種也受到了影響,”該研究的資深作者、現任南非非營利組織 Bayworld 研究和教育中心鯨類生物學家的斯蒂芬妮·普倫(Stephanie Plön)說。
普倫說,涉及小型物種的撞擊事件可能被忽略,因為船員不太可能像注意到與大型鯨魚的碰撞那樣注意到它們。普倫在南非納爾遜·曼德拉大學進行研究時表示,這些生物的屍體也可能比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的屍體更快地沉沒或被吃掉,而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的屍體有時會被衝到岸上,在那裡可以進行屍檢。之前的研究發現,即使是與大型動物的撞擊事件仍然被低估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海洋生態學博士生,名為Project Manta的研究合作專案的首席科學家弗雷澤·麥格雷戈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但他表示該研究結果與他自己的發現相符。他去年在《PLOS ONE》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稱,在澳大利亞西部寧格羅海岸世界遺產區,許多原本歸因於捕食者的蝠鱝的傷口實際上是由撞擊造成的,其中許多很可能是小型休閒船造成的。當該地區一隻大型雌性蝠鱝遭受明顯的螺旋槳傷害時,促成了這一重新評估:間隔均勻的切口,這些切口很深且略微彎曲。
研究人員最初認為這些傷疤會終生存在。但是第二年,他們注意到這隻動物已經痊癒。這個結果促使他們重新檢視資料庫中的影像,並重新分析蝠鱝的傷疤和癒合情況。“我們發現它的數量比我們之前認為的要高得多,所以這令人擔憂,”麥格雷戈說。“這意味著可能有更多的動物被撞擊,但我們沒有記錄下來,因為它們很快就痊癒了,下次我們看到它們時,它們已經痊癒了。”
他說,即使蝠鱝似乎在短時間內癒合良好,但這種傷害也可能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如果這些動物中的一隻在被撞擊後倖存下來,但失去了尾巴或部分翅膀或生殖抱握器,那麼它的競爭力和持續生存將面臨風險。普倫的研究還指出,被撞擊的動物需要消耗能量進行“身體維護”,而這些能量原本可以用於覓食、生長和繁殖。麥格雷戈說,該地區的蝠鱝種群數量略有下降,這可能至少部分是由於動物被船隻撞擊後死亡造成的。
其他研究闡明瞭船舶撞擊影響一系列物種的特定方式,包括普倫最新研究中提到的一些物種。《野生動物管理雜誌》2019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從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到 2010 年代中期,佛羅里達州沿海地區被船隻撞擊的蠵龜數量隨著該州註冊船隻數量的增加而增加。《生物保護》雜誌 2017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北極,裡海海豹在夜間更有可能被撞擊,當時船隻衝破了它們繁殖地的冰層。海豹直到船隻非常靠近時才避開船隻,這可能是因為船隻的強光可能使這些動物感到眩暈。
一種簡單的減少撞擊的方法就是減速。國際捕鯨委員會船舶撞擊協調員、海洋保護非營利組織提提斯研究所主席西蒙娜·帕尼加達說,受傷與船隻速度之間存在直接關係。例如,在紐西蘭的豪拉基灣,船運運營商自願降低了速度,那裡是布氏鯨的家園。“船舶的撞擊率幾乎下降了 100%,”帕尼加達說。他補充說,鯨魚探測應用程式也是一種有用的工具,可以提醒船長在動物出現時減速或避開它們聚集的區域。
但是,普倫說,目前,在缺乏明確的官方政策(如限速)的情況下,港口、航運和近海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的日益發展,很可能意味著大型船隻交通量的增加,從而導致與船隻相關的海洋動物受傷和死亡。她指出,這種影響只會加劇海洋動物面臨的無數壓力,包括海洋水域變暖、汙染和海洋噪音,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累積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