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來自葫蘆和南瓜皮的微小晶體正在為我們提供有關新世界首批農民的新資訊。 先前的研究表明,植物馴化起源於大約10,000年前墨西哥和南美洲的乾燥高地地區。 現在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農業可能在同一時間,甚至早2000年在厄瓜多的低地地區興起。
在熱帶地區常見的高溫、降雨和黴菌中找到植物遺骸極其困難。 相反,科學家們研究所謂的植矽體,即植物形成的硬化二氧化矽碎片,以抵抗食草動物和病原體。 植矽體的大小是其來源植物歷史的指標:例如,野生Cucurbita植物(包括南瓜和葫蘆)的內含物明顯小於其栽培的同類植物。 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 Dolores R. Piperno 和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的 Karen E. Stothert 從厄瓜多西南部的考古遺址收集了化石化的Cucurbita植矽體。 透過將樣本與來自 100 個不同地點的 150 個野生和馴化現代物種進行比較,研究人員確定,可追溯到 10,000 到 12,000 年前的葫蘆已被栽培
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的Cucurbita植物是南美洲和中美洲各地最早農民的最愛。 作者得出結論,除了可能將植物馴化的日期推後外,他們的發現還表明,南美洲沒有單一的農業起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