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他的眼睛——角膜移植中性別重要嗎?

一項研究表明,女性更可能排斥男性的角膜,這與實踐和先前的研究相悖

woman's eyes

先前的研究未發現明顯的性別差異。

進行角膜移植的醫生一直認為這種挽救視力的手術與性別無關,但英國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女性患者如果接受來自其他女性而非男性的新角膜,效果會更好。

這項對英國超過 18,000 名患者進行的研究發現,女性移植受者如果接受女性的角膜,則更可能移植成功——但男性接受女性組織時的失敗率沒有性別差異。根據週四發表在《美國移植雜誌》上的這項研究,對於一種稱為 Fuchs 內皮營養不良的角膜疾病,女性接受女性角膜而不是男性角膜,移植失敗的可能性降低 40%。

費城威爾斯眼科醫院角膜服務主管克里斯托弗·J·拉普阿諾(Christopher J. Rapuano)表示,他對性別成為如此重要的因素感到驚訝,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這似乎是我們以前應該知道的事情,”他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角膜是眼睛的前部,賦予眼睛曲率和三分之二的屈光力。損傷、感染或疾病會損害角膜,限制視力並可能導致失明。外科醫生每年在美國進行約 45,000 至 50,000 例角膜移植手術。

稱為人類白細胞抗原 (HLA) 的蛋白質幫助身體識別哪些細胞屬於自身,哪些是外來的。在涉及大量血管的實體器官移植中,HLA 匹配是有益的。相比之下,角膜移植通常不進行 HLA 匹配,因為角膜沒有血管,並且 HLA 匹配尚未顯示出有益效果,該研究的資深作者斯蒂芬·凱 (Stephen Kaye) 解釋道。因此,在美國、澳大利亞以及英國,角膜移植都不進行 HLA 匹配,凱指出。換句話說,他說,報告的性別效應與 HLA 匹配無關。

先前的研究並未表明需要按性別分隔移植。“在澳大利亞,我們沒有看到——也從未看到——性別匹配或不匹配對角膜移植結果的影響,”澳大利亞角膜移植註冊機構科學主任凱琳·威廉姆斯(Keryn Williams)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威廉姆斯推測,結果可能至少部分是由於英國的捐贈者和患者的匹配方式與世界許多其他地方不同。

凱 說,他研究的大多數患者都沒有進行 HLA 匹配。他說,性別效應在患有某些疾病(如 Fuchs 內皮營養不良)的患者中最為強烈,但在其他高風險疾病中不太明顯。利物浦皇家大學眼科教授凱 說,英國患者的預後可能與美國患者不同,因為手術程式不同。他說,在美國,組織儲存條件與英國不同,美國的死後時間也短得多。*

拉普阿諾說,移植的組織量也可能影響排斥率。他解釋說,大多數患者只需要更換關鍵的後層細胞,這層細胞約佔角膜的 10% 到 20%。移植較少的細胞可能意味著較低的排斥機會——因此性別對結果的影響可能較小,拉普阿諾補充道,並指出美國超過一半的角膜移植是部分移植。

在心臟、腎臟或肺等實體器官移植的成功率中,性別尚未被廣泛認為具有重要意義。但美國器官共享聯合網路(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首席醫療官大衛·克拉森(David Klassen)表示,關於性別重要性的問題“散落在移植文獻中”,該組織是一家負責美國實體器官獲取的非營利組織,並根據與政府的合同管理器官移植等待名單。“總的來說,性別不匹配對實體器官移植沒有重大影響,”克拉森說,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然而,克拉森說,當性別影響捐贈器官的大小,有時會產生影響。身材矮小的女性難以容納身材高大的男性捐贈的肺,而身材高大的男性如果接受身材矮小的女性的心臟,則難以獲得足夠的氧氣。

波士頓馬薩諸塞州眼耳醫院的角膜移植外科醫生雷扎·達納(Reza Dana)表示,這項新研究確實讓他對將男性角膜移植到女性體內的做法感到猶豫,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然而,在醫生開始改變他們的程式之前,達納希望看到更大規模的前瞻性試驗,以提供更多證據證明性別匹配是必要的。“問題在於,改變組織庫管理組織的方式是一項重大任務,會帶來成本。當然,過多的排斥反應或移植失敗也會帶來成本,”哈佛醫學院教授兼資深科學家達納說。

拉普阿諾說,他懷疑大多數移植專案是否會有拒絕基於性別的器官的奢侈,除非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這會產生重大影響。“如果你說男性組織只能給男性,那麼你真的限制了女性可以使用的組織——你將她們的捐贈者人群減少了一半,”他說。

但威廉姆斯說,這項新研究提醒人們,性別可能在健康中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以及此類研究的重要性。“如果你不進行前瞻性的縱向佇列研究來衡量結果,你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你是否為患者群體做了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她透過電子郵件寫道。“英國註冊機構的資料有可能顯著改善英國(如果不是其他地方)角膜移植受者的預後。如果你不衡量它,你就不會知道。”

*編者注(2016 年 7 月 15 日):此段落是在釋出後新增的,以更新故事,加入該研究資深作者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