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學者兼博物學家威廉·海因(Wilhelm Hein)在葉門旅行後,帶回了各種植物和動物,並將它們捐贈給了維也納博物館。 其中一個標本是一條鯊魚,它被忽視了80多年。 1985年,它被確認為第一條(也是唯一已知的)光滑齒黑尾鯊(Carcharhinus leiodon)標本。由於科學家從未發現過其他個體,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鯊魚專家組印度洋區域副主席亞歷克·摩爾(Alec Moore)表示,“有人懷疑它可能已經滅絕或不是一個有效的物種。”
2008年,在前往科威特sharq魚市(該名稱純屬巧合,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東)的鯊魚保護協會研究考察期間,摩爾表示,“在眾多真鯊物種中,有一種看起來非常相似,但又與其他幾種不同的物種。”後來的分析表明,儘管該標本距離海因捕獲它的地方超過3000公里,但這確實是一條光滑齒黑尾鯊,是科學家一個多世紀以來首次看到的新個體。
這些鯊魚目前在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易危”物種,這一評估是在摩爾博士及其團隊重新發現它們之前做出的。該地區魚市的最新研究發現了另外47條光滑齒黑尾鯊,大大增加了科學家對該物種的瞭解,並在2013年發表在《海洋與淡水研究》雜誌上。這項新的研究包括了一些關於光滑齒黑尾鯊能長多大、它們能產多少幼崽以及它們的棲息地利用情況的首批資料,以及未來制定有效的保護和管理計劃所需的其他資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那些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物種採購
導致重新發現光滑齒黑尾鯊的那種魚市調查是一種日益常見的調查工具,與傳統的科學現場取樣相比,它具有許多優勢。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研究員朱莉婭·斯帕特(Julia Spaet)表示,“一支漁船隊的資源總是能超過任何評估丰度的科學努力。換句話說,捕魚業在尋找剩餘不多的鯊魚方面效率更高。”
這些調查工作很辛苦。研究人員必須在黎明前,在漁船靠岸卸貨之前到達。必須在出售給顧客之前對感興趣的物種進行識別、計數、測量和取樣。當需要進一步研究時,研究人員需要自己購買這些魚。整個過程可以說,由於缺乏一個技術術語,令人作嘔。摩爾說,他“曾經犯了一個錯誤,爬進一個垃圾桶取樣一堆在太陽下腐爛的鰩魚;我的腸胃對此的反應,輕描淡寫地說,令人難忘地不適。”
調查還帶來了一些在現場調查中不會遇到的挑戰,例如獲得漁民的信任。摩爾說,“儘管有時他們對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感到困惑,但他們通常非常容忍奇怪的外國人在周圍搗鼓,而且我們遇到了一些非常慷慨、有趣和樂於助人的人——我們甚至還吃過早餐。”
研究人員透過研究科威特、葉門、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魚市的漁獲物,在受威脅的鯊魚和鰩魚物種的保護方面取得了許多相關發現。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大學的博士生裡瑪·賈巴多(Rima Jabado)收到了一位漁民的聯絡,後者發現了一條看起來不尋常的鯊魚,這導致了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水域首次有科學記錄的沙虎鯊。賈巴多還發現在市場上出售的當地法律保護的物種,例如鯨鯊和綠鋸鰩,她說這表明“一些物種應該在當地得到保護和管理,並且迫切需要更好地執行當前的一些立法。”斯帕特對此表示贊同,並指出“在沙烏地阿拉伯,法律禁止捕撈鯊魚,但我們仍然發現每天都有大量鯊魚在市場上被捕獲。”
與此同時,摩爾給那些去度假的鯊魚愛好者一些建議:“總是帶著相機去魚市,尤其是在資料匱乏的熱帶國家——總是有機會發現新東西。即使沒有,清晨的魚市也很棒——充滿活力,充滿個性和美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