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耳朵聽來,蜜蜂的嗡嗡聲聽起來像一成不變的嗡鳴。然而,一群研究人員希望,解讀這種聲音中細微的變化可能有助於阻止世界蜜蜂數量的災難性下降。
由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一個團隊領導的研究人員認為,蜂巢中不斷變化的聲音表明蜜蜂健康狀況的波動,而高科技竊聽可以為養蜂人提供早期預警訊號。在歐盟180萬美元的資助下,科學家們計劃分析從今年春天早些時候開始的一項為期五年的實驗中,在法國東南部農村一個村莊飼養的20個蜂箱的嗡嗡聲。
團隊負責人馬丁·本西克此前曾使用稱為加速度計的感測器捕捉到蜂群分蜂現象(即蜂后離開蜂巢,帶走許多工蜂)之前蜜蜂聲音的明顯變化。這次的挑戰是識別與疾病相關的嗡嗡聲變化,包括蜂群崩潰症——一種神秘的疾病,已削弱了世界各地的蜂群。研究人員的關鍵工具:旨在捕捉振動模式細微變化的工業感測器。微型加速度計嵌入蜂巢壁中,將測量蜜蜂活動及其產生的聲音引起的蜂巢振動。蜜蜂沒有耳朵,通常被認為依靠振動——透過腿部接收——來彼此交流。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諾丁漢的研究人員隨後將分析來自蜂箱的資料,使用計算機軟體來查詢嗡嗡聲(例如,其音調或脈衝之間的間隔)與蜜蜂健康狀況之間的明顯關聯。本西克預見到,當加速度計記錄到任何令人擔憂的變化時,將觸發向養蜂人發出自動無線警報,然後養蜂人可以迅速採取行動。
問題是,科學家們仍在努力確定——更不用說治療——導致蜜蜂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些研究已將這些原因與殺蟲劑聯絡起來。“有很多建議的治療方法,但沒有證據表明其中任何一種有效,”英國雷丁大學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教授西蒙·波茨說。養蜂人必須希望本西克的診斷工具能在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可用時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