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院辯論美國太空飛行的不確定未來

關於NASA預算和活動的國會聽證會提出了比答案更多的問題,涉及國際空間站、軌道碎片危害以及宇航員重返月球等問題。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photographed from space.

遠征56號宇航員在聯盟號飛船脫離後拍攝的國際空間站照片。

太空碰撞的風險、空間站退役後美國在軌道上的命運以及關於NASA重返月球的路徑的持續辯論,主導了參議院一個專注於太空和科學的委員會週四(10月21日)舉行的兩個小時的聽證會。

這場廣泛的對話發生在參議院和眾議院試圖協調他們希望 

NASA 如何前進之際。這場辯論的關鍵不僅在於透過一項為NASA提供資金的撥款法案,還在於透過一項可以塑造該機構活動的授權法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未來。


參議員瑪麗亞·坎特韋爾(來自華盛頓州的民主黨人)在聽證會上說:“我們需要一項授權法案。”她敦促專家小組談論授權法案的重要性。“我們不能再繼續玩這種只獲得撥款的遊戲了。這不利於 

阿耳忒彌斯計劃 或NASA。”

她特別對阿耳忒彌斯月球探索計劃的現狀發表了尖銳的批評;國會長期以來一直敦促NASA制定更詳細和更實際的時間表和計劃。(值得注意的是,該計劃2024年人類登月的目標是在2019年確定的,也就是最近一次NASA授權法案通過後的兩年。)

坎特韋爾說:“為什麼我們現在的日期毫無意義?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那麼,這怎麼會是一個好策略?”

但除此之外,登月之路在聽證會中所佔比例出奇地小——只是略微談到了 

如何處理人類著陸系統,該系統目前因傑夫·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的法律異議而受阻,藍色起源公司未被選中參與該計劃。(NASA選擇了SpaceX及其星艦運輸系統。)

空間站的不確定性

相反,NASA目前正在運營的載人航天計劃,即參與 

國際空間站(ISS),是聽證會的一個關鍵議題。

休斯頓公司Axiom Space的執行副總裁瑪麗·林恩·迪特馬爾在聽證會上說:“美國宇航局尚未明確界定其在國際空間站結束後對服務的需求,也沒有計劃在一段時間內這樣做。” (Axiom計劃於2024年 

向空間站發射一個私人模組,作為未來自由飛行前哨的種子,儘管迪特馬爾在聽證會開始時指出,她的評論反映了她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公司的觀點。)

與此同時,儘管許多人希望看到空間站持續到2030年,但工程上的現實可能會縮短這一時間表,從而增加美國支援人類在軌飛行能力的空缺風險。

前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說:“不能保證我們能堅持到2030年。”“我們知道它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它能持續多久?我不認為我們有答案。”

布里登斯廷還對當局應該預計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獲得另一個由美國主導的軌道設施表示懷疑。

他說:“我們還沒有為國際空間站之後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建造空間站需要很長時間,尤其是在以一種以前從未有過的方式進行建造時,而未來將是商業化的。”

太空垃圾和政治

聽證會的第二個關鍵議題是 

太空垃圾和太空交通管理的相互交織的挑戰,因為近地軌道變得越來越擁擠。布里登斯廷特別強烈地表示美國需要就此採取行動,他強調說,所有關於碰撞率的統計資料都是估計值——而且很可能是低估了。

他說:“挑戰比我們所知的要大得多,但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風險是什麼。”這種挑戰很大一部分來自通訊巨型星座,其中軌道上最豐富的星座是SpaceX的 

星鏈。“然而,我們仍在發射和授權這些巨型星座,卻不知道真正的風險是什麼。”

他還指出,美國在指導其他國家如何利用軌道方面處於不利地位。“我們作為一個國家沒有權力轉身告訴其他國家,‘你們不允許擁有自己的星座,’而我們自己卻在授權完全相同的東西,”布里登斯廷說。

關於軌道上衛星數量的討論與關於這些衛星如果不以受控方式脫軌可能變成的軌道碎片以及由此可能發生的碰撞的討論交織在一起。“當我有噩夢時,通常是關於網路安全的,但現在這個問題也同樣影響了我的睡眠模式,”來自科羅拉多州的參議員約翰·希肯盧珀(民主黨人)在談到軌道碎片時說。

在這裡,布里登斯廷也直言不諱。“每個人都聲稱他們遵循NASA制定的指導方針,”他說。“實際上,所有國家都遵循這些指導方針嗎?絕對不是。所以這是一個挑戰。”

太空飛行的政治

聽證會的主題是關於“太空領域的國際合作與競爭”,並且大量的討論都圍繞著美國太空飛行場景如何融入全球格局。這些討論特別強調了中國,以及兩國之間緊張的關係未來可能如何在太空領域展開。

迪特馬爾說:“中國正在玩長遠的遊戲,這一點毋庸置疑,他們透過軍民融合以及利用美國太空工業基礎的弱點和我們緩慢的採購速度來加強他們的太空能力。”

迪特馬爾說:“我們面臨著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美國公司承認,由於中國採取了透過國家支援的融資等機制來削弱美國商業太空部門的策略,美國公司正在失去客戶,而美國市場驅動型公司無法與之競爭。”

中國今年發射了 

新空間站的第一個艙段,這加劇了人們對美國在國際空間站結束之前不會有一個新的軌道設施的持續擔憂,她指出。

在整個聽證會中,發言人談到了關於太空如何融入美國國內和國外議程和形象的更大的存在主義問題。

在國際上,太空飛行是一個強大的標誌。“太空是這個國家的外交工具,”布里登斯廷說。“這是每個國家都想要的東西,我們可以幫助提供它。”

雖然NASA一直專注於與私營部門的合作,但坎特韋爾對這可能會如何塑造該機構的形象表示擔憂。“坦率地說,看到NASA的精神變成了為億萬富翁歡呼或彼此競爭,這讓我感到沮喪,因為我非常確定那不是我們阿耳忒彌斯計劃的使命,”坎特韋爾說。

但顯而易見的是,在阿耳忒彌斯計劃方面,NASA肩負著歷史的重擔。多位發言人提到了過去幾十年裡向月球派遣人類的一系列失敗提案所帶來的挑戰。

太空製造公司Redwire Space的執行副總裁邁克·戈爾德在聽證會上說:“在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國家中,都對NASA是否有能力維持一個將宇航員送回月球表面的計劃表示懷疑。”

這種懷疑直接指向立法部門可能希望發揮的作用。“如果沒有強大和持續的兩黨支援,我們將無法領導一個全球聯盟前往月球、火星或任何其他目的地,”戈爾德說。“如果我們不能首先在這裡的國會團結起來,我們就無法團結世界。”

版權所有 2021 Space.com,Future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Meghan Bartels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New York City. She joined 大眾科學 in 2023 and is now a senior news reporter there. Previously, she spent more than four years as a writer and editor at Space.com, as well as nearly a year as a science reporter at Newsweek, where she focused on space and Earth science. Her writing has also appeared in Audubon, Nautilus, Astronomy and Smithsonian, among other publications. She attended Georgetown University and earned a master’s degree in journalism at New York University’s Scienc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Program.

More by Meghan Bartels

SPACE.com is the premier source of spa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astronomy news, chronicling (and celebrating) humanity's ongoing expansion across the final frontier.

More by SPAC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