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汽車或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一份新報告顯示,自動駕駛和互聯汽車技術如何開始減少車輛排放的汙染物

多年來,圍繞互聯和自動駕駛汽車的興奮情緒一直在高漲,消費者對無需觸碰方向盤的便利性感興趣,政府則期待道路安全方面的顯著改善。人們推測這些技術也將帶來能源效率和減少排放的好處,但專家們直到最近才能夠量化這些好處。

美國智慧交通協會最近的一份報告預測,所謂的智慧交通系統(ITS)在未來10年內,隨著這些技術滲透到市場,每年可實現石油消耗量和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至4%。

“我認為這份報告的特別之處在於,這是首次有人坐下來嘗試為這些技術賦予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效益數字,”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清潔能源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馬修·斯特普說,該中心上個月舉辦了一場活動,釋出了美國智慧交通協會報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過去的幾年裡,汽車行業和環保倡導者都表示,這些智慧交通技術將具有減少碳排放並提高汽車效率的一級和二級效益,但沒有人真正動筆計算這些效益,”他說。

該研究考察了16項新興交通技術的燃料節省,例如自適應巡航控制、生態導航、無線通訊以提高現有交通基礎設施的效率(例如交通訊號燈同步)。它還計算了來自幾種替代燃料技術的預期燃料節省,這些技術受益於跟蹤燃料使用和充電狀態的工具。

“歸根結底,真正實現交通系統脫碳的是當我們轉向低碳燃料或完全電池驅動的汽車時,”斯特普說,這需要幾十年才能實現廣泛採用。“智慧交通技術的作用是在中期內使碳曲線向下彎曲。”

一輛車如何帶動其他車輛
其中一些技術已經產生了顯著的可持續發展效益。例如,史密森尼學會透過使用GPS跟蹤和無線通訊更好地管理其車輛,將其1500輛汽車車隊的燃料消耗量減少了53%。

在馬里蘭州埃利科特市,一個智慧停車系統使用感測器檢測停車位何時空閒,並將資訊即時傳送給駕駛員,從而將他們尋找停車位的時間減少了21%,從而減少了相關的排放和燃料消耗。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實施了一項交通訊號同步計劃,以提高車輛的通行能力,每年節省了3130萬小時的旅行時間、3800萬加侖的燃料和33.7萬噸二氧化碳。

車載車對車(V2V)和車對基礎設施(V2I)通訊技術也已顯示出可以提高效率並減少排放。

在上週在底特律舉行的美國智慧交通協會2014年世界大會上,本田汽車公司展示了其下一代智慧交通系統技術,包括車輛與行人或腳踏車騎行者的手機之間的短距離通訊、全自動高速公路駕駛以及V2V“虛擬拖車”——一種互聯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混合體,使駕駛員能夠請求幫助,然後虛擬連線並跟隨另一輛車。

本田研發高階工程師Sue Bai表示,這一系列技術涵蓋了從更被動、被動反應型別的系統到可互操作的系統,在可互操作的系統中,車輛可以在品牌之間以及更遠的距離進行通訊。

在本田正在測試的場景之一中,一組三輛車中行駛在最前面的車輛猛踩剎車以避免撞到動物,這會立即向後面的車輛發出警告,並將情況的圖片傳送到他們的儀表板上。這將為其他駕駛員提供他們避免急剎車甚至碰撞所需的資訊。

“這可能會帶來巨大的環境和交通效益,因為並非每個人都會經歷猛踩剎車的連鎖反應,”白女士說。

交通擁堵的終結?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新的數學演算法,這將使更多的車輛和基礎設施型別能夠無縫交換資訊並協調其行動,以消除擁堵。

“根據此指令,您將永遠不會遇到交通擁堵,”ORNL城市動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亞斯·馬利科普洛斯說。“如果所有車輛都經過協調,它們將永遠不必完全停止或遇到紅燈,因為所有車輛都經過協調。如果您這樣做,您將立即獲得燃油經濟性方面的收益。”

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從V2V和V2I通訊中受益,但主要使用攝像頭和感測器來駕駛自己——也可以提供顯著的效率提升,但它們尚未得到充分理解。

一方面,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會鼓勵更多的駕駛和更多的排放,因為人們會選擇私人交通工具而不是公共交通工具。此外,如果人們在通勤期間不必集中注意力,並且可以看報紙或玩手機,他們可能會決定住在離工作場所更遠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自動駕駛汽車可以透過實現更高效的駕駛模式來減少排放,無需重複加速和制動,而且車輛更靠近行駛可以從改進的空氣動力學中受益。自動駕駛汽車還可以透過運送人們通勤的第一英里和最後一英里來促進公共交通的使用。

根據落基山研究所的說法,自動駕駛汽車的廣泛部署在本世紀內是不可避免的。在最近的一篇部落格文章中,該研究小組認為,自動駕駛的好處最終將超過任何缺點。

安全效益吸引汽車製造商
幾乎所有主要的汽車製造商,包括本田、福特、豐田、日產、寶馬和沃爾沃,都在投資車輛通訊和自動化技術。主要動機是研究表明,隨著這些技術的普及率提高,安全效益也將隨之提高。

美國交通部的資料顯示,車對車通訊有可能幫助未受損駕駛員避免高達80%的車輛碰撞事故。

今年2月,交通部宣佈將開始制定一項新規則,要求所有新車都配備V2V技術。據白女士稱,該公告有助於將注意力和研究資金集中在智慧汽車技術上。

斯特普說,但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推廣這些技術,特別是隨著人們對這些技術的效率效益有了更好的瞭解。這些技術提供了現實世界的好處,政策制定者在展望明年透過一項長期交通法案時應努力推廣這些技術。

此外,他說,ITS技術應因其在交通部和美國環保署的燃油經濟性標準中的節油效益而得到認可。

“政策制定者對於其中一些事情仍處於學習階段,”斯特普補充道。“政策制定者必須盡其所能來幫助它,但要置身事外,以免阻礙它。”

轉載自氣候新聞專線,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