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有史以來發現的最佳章魚化石

古生物學家最近對儲存完好的一種頭足類動物進行了新的觀察

章魚的身體形態在進化史上比之前認為的更早地廣泛多樣化。

摘自 Isabelle Kruta 等人在《古生物學》第59卷,2016年11月發表的“鞘形亞綱演化中的Proteroctopus Ribeti”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好的頭足類動物化石很難找到。儘管菊石殼、箭石衛座和其他硬體部分的指標在化石記錄中很豐富,但古生物學家很少能看到這些多腕游泳動物特有的軟組織解剖結構。 發現非常罕見,以至於1982年的一項發現仍然突出:在法國發現了一個有1.65億年曆史的章魚化石。

J. C. Fischer 和 B. Riou 將這種八腕無脊椎動物命名為Proteroctopus ribeti,並描述了它的吸盤,令其他古生物學家欣喜不已。 但儘管它具有前所未有的細節水平,但化石看起來像是洩氣的——一種被儲存為自身壓縮版本的動物。 這使得弄清楚標本解剖結構的細節以及它與其他章魚的關係變得困難。 三十多年後,巴黎皮埃爾和瑪麗·居里大學的古生物學家 Isabelle Kruta 和她的同事們提供了更多關於這種象徵性頭足類動物活著時的樣子的細節。 他們使用同步加速器顯微斷層掃描(一種高畫質成像技術)以 3D 方式重建了該動物。

Proteroctopus 被重新充氣和修復後,最有可能屬於一個名為 Vampyropoda 的主要章魚類群——該類群包含普通章魚以及吸血鬼“魷魚”。 透過新的影像,研究人員發現 Proteroctopus 看起來有點像今天 Vampyropoda 的深海形態——有一些差異。 例如,古代標本有八個腕,身體兩側各伸出一個鰭。 Proteroctopus 也像現代 Vampyroteuthis 一樣,缺少墨囊。 但是,這種侏羅紀無脊椎動物的吸盤彼此傾斜錯開,而不是像許多現存章魚那樣並排排列。 這項研究於去年秋季發表在《古生物學》雜誌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Proteroctopus 能告訴我們關於祖先章魚的什麼資訊將取決於找到更多的化石,但該標本增加了一個新興的共識,即章魚的身體形態在大約 1.64 億年前就已經廣泛多樣化。 Kruta 說:“我們認為在群體進化中相當晚近才出現的[特徵],例如某些吸盤的形狀,在侏羅紀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至於化石記錄還蘊藏著什麼,古生物學家肯定願意付出一切代價去了解。

Riley Black,曾用名 Brian Switek,是《骨骼之鑰》和《我摯愛的雷龍》的作者。 她住在猶他州鹽湖城。 在 Twitter 上關注她 @Laelaps,並在 Instagram 上關注她 @laelaps

更多作者 Riley Black 的文章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16 Issue 3本文最初以“侏羅紀的章魚化石瑰寶”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6 卷第 3 期 (), p. 21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317-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