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機智號”團隊在首次火星直升機成功翱翔後的喜悅

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對歷史性的行星際飛行反響熱烈

Ingenuity team reacts after the first Mars helicopter soars.

團隊成員對火星直升機“機智號”成功飛行的訊息做出反應,“機智號”是首架在另一顆行星上飛行的飛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今天美國東部時間凌晨 3:30 剛過——以及火星中午過去半小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機智號”直升機成為首架在另一個世界飛行的飛機。這架太陽能飛機在三米的高度盤旋了大約 30 秒,它的首次飛行與其說是一次巨大的飛躍,不如說是一次適度的跳躍。但這為未來幾周內最多四次空中飛行以及行星際空中探索的新時代打開了道路。

“機智號”及其“母艦”——毅力號探測器——捕捉到的首次飛行的驚人影像無疑將載入史冊。但這次事件最令人心酸的照片出現在地球上,拍攝於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簡樸房間裡。在那裡,“機智號”背後的團隊已經等待了三個多小時令人揪心的時刻,等待著直升機成功的訊息,由於毅力號需要將飛行資料中繼到頭頂的軌道衛星,然後再中繼到地球,因此訊息被延遲了。成功遠非有保證:在火星上飛行絕非易事,因為這顆行星的大氣層密度僅為地球的百分之一,這需要“機智號”的旋翼以每分鐘 2,500 多轉的速度旋轉。

最終,美國東部時間上午 6:46,確認訊息傳來。“高度計資料證實,‘機智號’已完成首次飛行——動力飛機在另一顆行星上的首次動力飛行,” “機智號”首席飛行員哈瓦德·格里普在監控傳入的遙測資料時宣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經過多年在高風險專案上的辛勤工作,團隊成員在短暫的瞬間讓他們的欣喜若狂佔據了上風。

不到五分鐘後,在觀看毅力號拍攝的懸停飛行器的影片時,“機智號”專案經理米米·昂宣佈測試“成功”,並儀式性地撕毀了應急程式列印件。“我們現在可以說,人類已經在另一顆行星上駕駛了旋翼飛行器!” 昂說。目前,她鼓勵她的團隊享受慶祝活動。但“在那之後,讓我們回到工作崗位——進行更多飛行!”她說。

李·比林斯是一位科學記者,專門研究天文學、物理學、行星科學和航天,並且是《大眾科學》的高階編輯。他是廣受好評的書籍《寂寞的五十億年:在星空中尋找生命》的作者,該書於 2014 年榮獲美國物理學會的科學傳播獎。除了為《大眾科學》工作外,比林斯的文章還曾發表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連線》、《新科學家》、《大眾科學》和許多其他出版物上。比林斯是一位充滿活力的公眾演說家,曾為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和谷歌做過特邀演講,並曾擔任《國家地理》、《突破獎基金會》、Pioneer Works 和其他各種組織舉辦的活動的主持人。

比林斯於 2014 年加入《大眾科學》,此前曾在《SEED》雜誌擔任編輯人員。他擁有明尼蘇達大學新聞學學士學位。

更多作者:李·比林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