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賦予了“適者生存”這句老生常談新的意義。通常,它們的生命週期只有在被宿主攝入後才能完成——有些寄生蟲需要多次攝入——這使得它們的生存機率似乎微乎其微。為了提高生存機會,某些寄生蟲會操縱宿主的行為,使其更有可能被捕食者吃掉。
寄生性絛蟲Schistocephalus solidus需要一個更大的宿主——特別是三刺魚——在其中生長,然後在鳥類中繁殖。但是,這種寄生蟲的幼蟲不到一毫米長,太小了,魚類無法食用。
幼蟲必須首先被橈足類動物(一種類似於小蝦的甲殼類動物)攝入。當幼蟲準備好進入下一個宿主時,它會使橈足類動物抽搐。如果一切順利(對寄生蟲而言),三刺魚就會吃掉橈足類動物。在魚體內,幼蟲會大量生長,導致可憐的三刺魚在水面喘氣,很容易被鳥類捕食。在鳥類體內,寄生蟲成熟並交配,透過鳥糞將其卵送回水中。迴圈再次開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創作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 impactful 故事。
圖片來源:Daisy Ch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