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傳統的太空智慧,訪問月球、小行星和行星固然很棒,但將它們的一部分帶回家更棒。將樣本帶回地球使科學家能夠利用現有的全套實驗室技術對其進行研究,而在其他星球上只能進行有限的分析。然而,從這些地點取回樣本不僅需要到達那裡,還需要從表面發射並返回地球。“這很難做到,因此,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太空歷史學家羅傑·勞紐斯說。
儘管人類已經向火星傳送了10個成功的著陸器,但還沒有人將火星的物質帶回地球。不過,這種情況可能會在未來十年內改變,因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及歐洲、中國、俄羅斯和日本的航天機構都在制定實現這一里程碑的計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毅力號”探測器已經在火星上收集了樣本,為未來的取回任務做準備。

圖片來源:約翰·奈特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