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2001 年 9 月 11 日的恐怖襲擊促使航空旅行協議和國家安全總體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在之前的幾十年裡,重大事件促使當局採取其他預防措施,其中一些是漸進式的,一些是戲劇性的,旨在阻止特定型別的威脅。
以下是對 9/11 事件前五起致命安全漏洞的回應,以及這些回應後來在阻止類似襲擊方面的效果。[閱讀更多關於 9/11 如何改變科學世界的深入報道。]
1968-72 年:客機劫機事件頻發事件:根據 1986 年的一項研究,1968 年至 1972 年間,美國境內始發的航班有 137 架,全球範圍內有 326 架航班淪為劫機未遂或成功的受害者。僅在 1968 年和 1969 年,就有數十起劫機事件將航班轉移到古巴。
回應:1972 年 12 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FAA) 釋出緊急規定,要求使用金屬探測器和 X 射線機對乘客和隨身行李進行安檢。這些規則於 1974 年 8 月正式確定,當時理查德·尼克松總統簽署了1974 年反劫機法案。
結果:美國飛機的劫機事件幾乎在幾年內消失殆盡,劫機率再也沒有達到 1960 年代末和 1970 年代初的峰值。
1972 年:慕尼黑奧運會大屠殺事件:當一個巴勒斯坦恐怖組織襲擊以色列運動員居住的公寓時,11 名以色列奧運代表團成員和一名警察被殺害。
回應:在隨後的幾年裡,奧運安保得到了大幅升級。到 1976 年蒙特利爾下一屆夏季奧運會時,奧運村的安保措施包括武裝警衛、金屬探測器、訪客搜身和鏈式安全圍欄。慕尼黑奧運會在安保方面僅花費了區區 200 萬美元,而現代奧運會的安保預算接近 10 億美元。
結果:1996 年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因反政府恐怖分子埃裡克·羅伯特·魯道夫發動的襲擊而蒙上陰影——在百年奧林匹克公園發生的管道炸彈爆炸事件造成一名婦女死亡,100 多人受傷。(一名攝影師也因跑去報道襲擊事件而心臟病發作身亡。)但如果不是一名保安人員發現可疑包裹並幫助在炸彈引爆前疏散該區域,後果可能會更糟。
1982 年:芝加哥泰諾謀殺案事件:1982 年秋季,芝加哥及其周邊地區的七人在服用了摻有氰化物的泰諾後死亡。兇手身份不明,他給止痛藥下了毒,重新包裝,然後將它們放在芝加哥地區的藥店貨架上。
回應: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於 1982 年 11 月迅速出臺規定,要求非處方藥採用防篡改包裝。
結果: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在可能的模仿襲擊中,因摻有氰化物的藥物而零星出現死亡事件,但沒有一起達到芝加哥謀殺案的規模。1987 年,一位 FDA 官員向《紐約時報》承認,沒有任何聯邦法規可以阻止所有篡改事件。
1988 年:泛美航空 103 號航班事件:一架從倫敦飛往紐約市的航班的貨艙中,一個藏在卡式錄音機內的炸彈爆炸,造成 270 人死亡。飛機在蘇格蘭洛克比上空解體,造成機上全部 259 人和地面 11 人死亡。唯一被定罪的人是利比亞情報官員阿卜杜勒·巴塞特·阿里·邁格拉希,他後來於 2009 年 8 月因人道主義理由從蘇格蘭監獄獲釋。
回應:美國政府通過了 1990 年航空安全改進法案,強制要求使用爆炸物探測器檢查托執行李。
結果:即使在 1989 年一架法國客機在非洲上空遭到類似炸彈襲擊之後,國內航空的變革也進展緩慢。到 1994 年,美國通用會計辦公室(GAO,現稱為政府問責辦公室)釋出了一份報告,結論是“FAA 在實現 [1990 年] 法案關於部署新型爆炸物探測系統的目標方面進展甚微。”到 1997 年,FAA 僅認證了一種用於爆炸物篩查的裝置,即計算機斷層掃描 X 射線機 CTX 5000SP,並且僅部署了 54 臺此類機器。
1998 年:大使館爆炸案事件:在肯亞內羅畢和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的美國大使館,被認為是奧薩馬·本·拉登追隨者的恐怖分子引爆了卡車炸彈,造成 220 多人死亡,4,000 多人受傷。
回應:美國國務院發現其 85% 的外交場所容易受到攻擊,並實施了一系列更嚴格的安全預防措施。新規定要求大使館從道路後退 30 米,並在用防爬牆和防撞障礙物圍起來的周界內。新規定還要求使用抗爆建築材料和窗戶。到 2007 年,美國已花費超過 59 億美元用於建造新大使館和升級現有設施。
結果:對大使館的襲擊並未停止,但美國外交機構尚未遭受 1998 年爆炸案規模的事件。2008 年 GAO 報告的結論是,1998 年後的安全升級使大使館更安全,但各個地點的物理限制阻礙了外交機構完全符合國務院標準。例如,在某些地點,大使館周圍的區域過於密集,無法允許從街道和人行道後退 3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