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藥的效果如何?即使醫生也很難知道。製藥公司經常會隱瞞陰性或不確定性試驗的結果。如果沒有全面的說明,想要向患者諮詢某種藥物是否比安慰劑更好的醫生常常會感到茫然。製藥公司只分享經過修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資料版本。
因此,監管機構可能會批准存在潛在健康風險的藥物。葛蘭素史克公司的糖尿病藥物文迪雅(羅格列酮)和默克公司的抗炎藥萬絡(羅非昔布)的臨床試驗顯示,這些藥物會增加心臟風險,但相關發現被隱瞞不報監管機構或從未發表。* 更多藥物在上市時,關鍵的安全資料被秘密儲存。這些醜聞損害了製藥行業的聲譽。
這些披露讓業界意識到,提高透明度勢在必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去年秋季的一篇文章指出:“問題不是是否應該廣泛分享這些資料,而是如何分享。” 這篇文章的一位合著者來自美國主要的製藥行業貿易團體。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如何分享資料的挑戰並非易事。包括葛蘭素史克、羅氏和輝瑞在內的一些製造商已經建立網路門戶,向外部人士開放檔案,幾乎沒有任何訪問限制。其他公司則擔心,過度敞開大門會洩露商業機密,以及患者記錄的保密性。
歐洲最近在採取措施確保藥物試驗期間收集的資料的公開性方面處於領先地位。4月初,歐洲議會投票決定要求臨床試驗結果在完成後一年內公佈,無論資料是否為陽性——這項法規與歐洲藥品管理局(一個大致相當於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組織)正在制定的類似努力相呼應。(醫生和透明度倡導者本·戈爾達克雷指出,投票只是第一步,因為它沒有公開已經批准的藥物的資料。)
與此同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直在密切關注這些進展,因為它正在考慮要求製藥公司提高公開程度。在機構進行審議之際,它應該考慮到這些公司糟糕的記錄也反映了它自身的問題。自2007年以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製藥商在藥物獲批後一年內將一些試驗結果釋出在政府註冊機構(ClinicalTrials.gov)中,但該機構未能執行這項法令。2012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獲批藥物及時提交了結果。
幸運的是,還有其他方法可以確保藥物資料得到共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認真考慮與耶魯大學已經成立的獨立機構進行合作。2011年,耶魯大學開放資料訪問(YODA)專案與醫療器械製造商美敦力公司達成協議,充當釋出有關一種有爭議的骨生長蛋白臨床試驗所有資料的中介,該蛋白的安全性受到了質疑。為了捍衛其聲譽,該公司放棄了決定誰可以獲得資訊的權利。然後,YODA委託對該蛋白進行了兩項系統評價,結果喜憂參半,隨後得以發表。繼美敦力公司之後,強生公司於1月份承諾透過YODA向外部人士提供所有臨床試驗資料供查閱。這些早期的成功跡象可能成為設計國家系統的基礎,該系統複製了所有美國藥物試驗的類似YODA的模式,也許可以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強制執行對拒絕遵守的公司的處罰。
這種方法的好處不僅將幫助試圖確定藥物是否真正有效的獨立評估人員。它還將幫助製藥公司更好地完成其工作。大型開放資料集將改進未來臨床試驗的設計。這種方法還將使製藥商避免在後期研究上投入數千萬美元,而其他人已經發現這些研究是吞錢的無底洞。
推動前進的最重要原因與成本無關。開放資料系統——也許是像耶魯大學那樣的系統,並輔以一定的監管效力——是醫生權衡現有證據,就告知患者的內容做出知情、及時決定的唯一途徑。
*更正(2014年6月9日):此句在釋出後經過編輯。原文錯誤地指出塞來昔布是萬絡的通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