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間諜”揭示難以捉摸的南極魚類的行為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來源:LEE FUIMAN 惠允

為了研究兩種難以捉摸的魚類的行為,科學家們求助於一些意想不到的“攝影師”:海豹。南極銀魚和南極牙魚雖然在南大洋中數量豐富,但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深海和厚厚的冰層下度過,這使得觀察這些具有重要生態意義的生物變得困難。但是,作為這些魚類的天敵,威德爾海豹確切地知道在哪裡能找到它們。現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配備攝像機的海豹收集的資料,研究人員對這些魚類的神秘習性有了新的認識。他們的發現將發表在三月份的《海洋生物學》雜誌上。

除此之外,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行為生態學家李·富曼及其同事發現,這兩種魚類的游泳深度都比之前認為的要淺。早先從拖網捕撈獲得的資料表明,鳳尾魚大小的南極銀魚在水下400米以下的深度游泳,而海豹發現它們在水下160米至414米之間。有趣的是,當太陽在空中較低時,魚會游到較淺的水域。然而,這是否與光線的環境或捕食者的分散有關,還有待觀察。同樣,體型大得多的南極牙魚,人們認為它更喜歡300米或更深的深度,但有人發現在淺至12米的水域中發現了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將海豹變成“間諜”,研究人員將影片和資料記錄儀連線到動物的頭部和背部,然後將它們放生,希望他們的裝置能安全返回。在近紅外發光二極體 (LED) 的環繞下,攝像機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捕捉到最遠一米的影像。這些輻射對海豹及其獵物是不可見的,不會擾亂它們的正常行為。研究作者指出,這種“海豹攝像機”技術可能在未來針對其他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的研究中證明是有用的,“否則這些生物在自然環境中是無法觀察到的”。

© .